四位全国人大代表谈司法助力民企纾困出实招——
能动司法护航民企发展壮大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但迎面吹来的司法春风却让四位企业界全国人大代表心头温暖。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司法护航民营企业的切身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家家靓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于莉说:“近年来,法院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出多项司法举措,有实效又有力度!让我们创业者格外踏实,充满信心,备受鼓舞。”
于 莉 代表
法院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出多项司法举措,有实效又有力度!让我们创业者格外踏实,充满信心,备受鼓舞。
张荣华 代表
敢不敢纠错、能不能纠错,体现了司法者坚守公平正义的勇气和担当。
潘保春 代表
个人破产案件的审理,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坚信,司法能让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
黄大勇 代表
有了法治助力,企业就能走出困境,民营企业心中就有了底气、信心和动力。
依法保护:勇于纠错,激励创新
2023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12起。其中6起案例的企业家被改判无罪,5起民事、行政案例纠正了原判中的错误——人民法院这一实事求是、坚决纠错的鲜明态度,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敢不敢纠错、能不能纠错,体现了司法者坚守公平正义的勇气和担当。”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祥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说道,“法院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纠正冤错案件,增强了民营企业家对公正司法的信心。”
很多民营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企业的核心“命脉”?法院用“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案作出了回答。该案当事人在执行中达成全面和解,侵权方保留了生产线,让职工避免失业;权利人最终获赔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纪录。
“想要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就要保护好民营企业的产权,激发创新创造。”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注意到,安徽法院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让民营企业发展有动力、投资更安心。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张荣华深有感触地说,“过去的一年,人民法院能动落实、积极作为,通过出台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等多项创举,以审判工作现代化助力民企提信心、稳预期、促发展。”
能动保护:引导合规,严惩腐败
民营企业发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对于因管理不当、违法经营陷入困境的中小微企业,司法机关如何作为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该惩治的要依法惩治,该保护的要依法保护,能动司法要依法帮助企业维护合法权益。”于莉说。
浙江一家纺织印染企业多次受罚,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半歇业状态。对此,浙江法院会同环保部门一同督促该企业合规整改,促使其得以偿清债务且全面复工复产,2023年四季度产值同比增长85.7%,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多赢共赢。
“通过此案,可以看到法院积极督促涉案企业进行合规整改,让企业脱胎换骨,为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贡献司法力量。”于莉称赞说。
目前,人民法院已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从刑事领域拓展至民事、行政、执行等领域,促使一大批企业走上合规经营之路。据悉,202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共办理涉企合规案件508件。
2023年,潘保春提出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反腐败问题治理的建议。“民营企业内部发生腐败,会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发展,损害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他表示,人民法院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的腐败犯罪,不断加大民营企业腐败治理力度,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机制保护:破产重整,助力新生
“民营企业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但是有了法治助力,企业就能走出困境,民营企业心中就有了底气、信心和动力。”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安保集团忠信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机场分公司项目副经理黄大勇在走访中了解到,人民法院通过完善企业重整识别机制,依托“府院联动”,依法拯救陷入财务困境但仍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助推民企东山再起。
“我来自重庆,重庆法院通过不断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挽救当地多个陷入困境的企业,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黄大勇说道。
2023年1至9月,全国法院共受理破产案件19797件,审结11517件,化解债务1.08万亿元,帮助1000余家企业重获新生。
“无产可破”的僵局如何解?2023年6月,全国首宗个人破产案件成功审结并执行完毕。这一年,深圳法院共受理个人破产申请117件。潘保春肯定道:“个人破产案件的审理,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坚信,司法能让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好。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破产后的难题如何解决?德尔集团在给最高人民法院的信中,说出了自身困扰。信中反映,其名下的某公司被法院终结破产4个月后,仍然无法注销,严重影响集团资信和经营。收信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一审法院积极督促,该公司很快被注销。
“德尔花了10元寄信,办成了影响企业的大事,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是实实在在的。既解案中法结,也解企业心结。”黄大勇说道。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何雨潇 编辑:李璇 万紫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