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百年逐梦 医路陪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卡脖子的”为“可掌控的”
2024-08-07 18:04  浏览:123  搜索引擎搜索“米优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米优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编者按

十年树木,百年立院。略经盘点,我们会发现,我国拥有多家栉风沐雨、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他们跨越时间的长河,历久而弥新。

如今,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它们不忘初心,承续着救死扶伤的名院精神,承担着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我们在健康报微信公众号、健康报官网上开设“‘百年逐梦,医路陪伴’——百年名院系列访谈”专栏,让我们一起透过古朴建筑与现代大厦的交汇,一起回溯百年老院的历史与变迁;让我们一起在与医院管理者的交流和研讨中感受这些医院的理念和发展的脉搏。

“逐梦百年,医路同行”,和我们一起穿过时光,见证百年名院的美好未来!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依然传承发扬着历史演变后未曾褪色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起源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核心区域”文化、“根文化”。

“老百姓来到医院找医生看病,病好之后总会想办法给医生送来些自家产的玉米、红薯或者绿豆,以示感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告诉记者,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知恩报德是患者的情谊,如今在医院里能看到的这些场景,其实就是河洛文化的现代缩影。

攻破管理系统的“智慧”难题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已60余年,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获得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同时,医院的肿瘤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及神经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拥有癌症和呼吸两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学、呼吸与危重症学、内分泌学获批河南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如何在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积极探寻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厚积薄发,实现医疗服务和质量的双提升?在高社干看来,这离不开医院的集体“智慧”。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对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进行分级评估,旨在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抓手”,以“做出真正属于中国医院的智慧化管理系统”为目标,持续发力。

“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很多来自国外,需要承认的是,要开发、建成一个智慧化管理系统确实很复杂,也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高社干举例说,当医生开具一张处方,系统首先要保证护理部、药学部、财务部等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均能看得到该处方,并能够根据各自职能要求,对处方进行相应操作。只这一项,就对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精细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容不得半点差错。

当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获批省级医疗信创应用实验室,并在积极申报国家级信创实验室。“所谓信创,即信息化替代,更指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国产化替代。”高社干告诉记者,如果做不到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就意味着每使用一台医疗设备,都要支付一次国外系统的“接口费”,而“接口费”通常十分昂贵,“比如一台约200万元的设备,‘接口费’就高达近40万元” 。

在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借助深圳坐标公司的软件开发、华为公司的鲲鹏、晟腾等处理器芯片,已基本将院内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全部实现国产化替代。据了解,该系统于今年3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运用了底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技术,有望实现接口费全免。在高社干看来,实现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全面国产化替代,不仅能够显著节约医院运行成本,还将极大增强未来国内医疗机构在信息管理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从而确保信息安全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

让器官从芯片里“长”出来

据相关报道,早在2016年,器官芯片技术作为一种能够直接预测人类反应的新型药物建模技术,入选了达沃斯论坛年度十大新兴技术之一,与风头正盛的两大新兴技术——新燃料电池和无人驾驶汽车齐名。这正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持续进军的研究领域。

2022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单位,并获批建设类器官芯片未来技术学院。目前,医院已成功完成食管、胃、结直肠三大类器官芯片的研究及应用,以期实现相关领域肿瘤疾病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器官芯片,可以通俗理解为将食管、胃、结直肠等器官进行分解、缩小,直到能够装进一个小小的芯片里面去。”高社干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的新药研发都需要先经过动物试验,通过动物试验的新药进入到人体试验环节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0%左右,这由试验对象间的巨大差异导致。而器官芯片是将人体组织的细胞集合在一个芯片内,可以用来代替动物试验,能够大大节省新药研发成本。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高社干

将肿瘤患者的食管癌细胞取下,“种”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片上,就能够测试出哪种药物对该类癌细胞较为敏感,就能够将基于理论的用药预测进阶成为基于测试的药物有效性验证。“医院决定选择勇闯器官芯片‘赛道’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有多大胜算,但是成功的道路往往都是努力走出来的,医院团队也从不缺少干事的热情。”高社干坦言。

以时间“换取”攻克疾病的契机

今年5月,国际肿瘤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高社干团队的论文《卡培他滨单药或XELOX与PF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性同步化放疗中的对比研究(CRTCOESC):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的Ⅲ期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这是河南省肿瘤研究学术成果首次呈现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全球的一半及以上,且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类型为鳞癌。这可能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而国外制定的医学指南往往并不适用国内患者,食管癌治疗的中国方案迫切需要找到出口。“该篇论文中所作研究属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260位食管癌患者,耗时整整十年。”在高社干眼中,如果能够以医生的付出“换取”攻克疾病的契机,即是医院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的最佳体现。

在高社干看来,医院治病救人,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顶天”是指先进的医疗技术;“立地”是指温暖的人文建设。“如果没有‘顶天立地’的技术和敢于兜底保障的决心,省内及周边地区的患者都要不远万里到北京、上海求医,这将为患者带来诸多负担。”

2024年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平台公布了“2022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考核结果,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得A+等级,进入全国医院前10%行列,取得“国考”的历史性突破。科研经费总额位列全国第54名,蝉联全国百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社干表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医院将始终秉承“团结担当、开拓创新、高效服务、科学发展”的精神,坚守“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以争创国内一流的精神风貌,不断加快改革步伐,依靠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高尖端的医疗设备、高科技的诊疗方法、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及整洁优美的就医环境,努力打造中原乃至辐射西部的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中原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文:谢文博

编辑:杨金伟

审核:孙梦


发布人:1317****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