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这件事,直到现在我才可以告诉别人:我喜欢阅读,我喜欢文字。
在破碎的童年生活里,阅读好像是我唯一的小伙伴。小时候的我敏感、笨拙、羞怯、内向,极其不爱说话。因种种原因,与周围世界总是建立不起链接,不知道该怎样跟人开口说话,我的世界困难重重。但好在,我有一个非常鼓励我们看书的妈妈,她因为家贫,自小没让上过什么学,不太认字,就对读书有一种深刻的向往,所以她非常喜欢看到我们读书。任何时候,只要我和弟弟拿起书读,无论是课本还是课外小说连环画,只要是手里一捧起书,她就会非常主动的安静下来,生怕打扰到我们,她发自内心地鼓励着我们的这一举动,无意中很好的培养了我对阅读的热情,这也成为我灰暗童年生活里的一束光。现在想来,成长环境那么恶劣,与周围世界困难重重的年幼的我,内心世界里如果再没有文字的滋养与支撑,该如何活?
阅读是有力量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小时候不懂什么是“避难所”,只知道,无论外在境遇有多么糟糕,当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我就可以被转化。那些优美的文字,带我离开现实生活里的破碎不堪,带我暂时离开当下的痛苦,把我带进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的心灵因而没有被完全磨损。文字,带给了我力量、鼓舞与温暖,也让我的内心充满自由与想象。一个小小孩,面对她无力改变的现实,在文字里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与成长,也安放了她的向往与未来。
后来早早参加工作,我的深度阅读因而被打断,我无法再获得年少时妈妈提供的那样纯粹安宁的阅读空间,身边的人几乎都不看书,她们甚至以不看书为傲,以无知为傲,我很不能理解,也很不适应,很长时间,我都感觉我格格不入,一颗如此文艺、求知若渴的心,行走在一片文化的沙漠,我感觉我的心灵停滞、灵魂在枯萎 ...
我一度怀疑自己对阅读的渴望与热情,也尽量想像周围的人那样活得粗糙、迟钝一些,但我好像做不到。我慢慢精简生活,我发现,吃喝玩乐,穿衣打扮,我都可以放下,唯独阅读不行。它是我灰暗的童年生活里最忠诚的小伙伴,一路伴我成长,一路给我力量,我丰富美好的精神情感世界几乎都来自它的馈赠,它早就成为我生命运行系统里最完备的一部分,我无法舍弃。
尤其最近遇见了一些传统的书籍,更是惊叹于文字所承载的智慧的深隧与美妙。文字是智慧的载体,这是独属于人类才有的智力现象,生而为人,能通过这样的阅读触摸到最美好的精神世界,何其幸运... .
命运总是很有意思,给我关上了那么多窗户,给了我一些那么黑暗的经历,但同时,为我保留了最美好的阅读的热情,我的世界因而没有坍塌,在心灵深处,始终有一方小小天地是为自己保留,哪怕经历最深刻的伤害,也能顺着内心靠阅读积攒的力量慢慢找到方向...
感谢童年时期妈妈对我阅读热情的呵护,这是送给我生命最美好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