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杜学毅:动真碰硬,着力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4 09:12:11   浏览次数:9  发布人:b3a5****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动真碰硬,着力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要点提示▶ 2024年1月至11月,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省级检察院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2件。▶ 最高检指导天津、河北检察机关办理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动真碰硬,着力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

    ——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

    要点提示

    ▶ 2024年1月至11月,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省级检察院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2件。

    ▶ 最高检指导天津、河北检察机关办理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均已提起公诉。

    ▶ 最高检积极开展打击治理涉缅北电诈犯罪专项行动,向28个省份交办督办专项行动案件,截至2024年11月,各地已依法及时批捕集中遣返涉诈人员4万余人,起诉2.9万余人。

    ▶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

    ▶ 欺诈发行、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数量大幅攀升。2024年1月至11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倍。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这一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在接受“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最高检厅长访谈时,着重介绍了过去一年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与成效。

    两地检察机关已对

    “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提起公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案件机制。

    近一段时间以来,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与公正司法背道而驰的现象,严重损害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破坏法治秩序,损害营商环境。

    “2024年1月至11月,最高检对收集到的1500余条趋利性执法司法线索逐条分析研判,将核查筛选出的31件重点案件,分四批交相关省级检察院办理。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办结21件,另有2件取得重要实质性进展。”杜学毅告诉记者,2024年,在最高检统一部署下,全国检察机关将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针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发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通知6500余件次,对涉企刑事案件监督撤案400余件。

    记者了解到,2025年,全国检察机关将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深化检察机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紧盯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违法“查扣冻”企业财产、违法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涉企“挂案”等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破解难题。

    食药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2024年,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刺痛了人们的神经。在对“我吃的油安全吗”忧心忡忡的同时,人们也关注这一行为是否涉嫌犯罪。

    “我们指导天津、河北检察机关办理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均已提起公诉。”杜学毅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2987人,其中涉药品犯罪案件5727人,涉食品犯罪案件7260人。

    依法对集中遣返缅北涉诈人员

    批捕4万余人,起诉2.9万余人

    司法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司法实践需要,检察机关不断加强机制建设,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检牵头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制发《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法、最高检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些文件的出台,背后都有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的身影。

    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前不久,缅北电诈明家犯罪集团39人被公诉的消息引起社会热议。此次访谈中,杜学毅回应道:“最高检积极开展打击治理涉缅北电诈犯罪专项行动,向28个省份交办督办专项行动案件,截至2024年11月,各地已依法及时批捕集中遣返涉诈人员4万余人,起诉2.9万余人。”

    杜学毅还表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大依法惩治力度,持续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依法严厉惩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

    涉税犯罪严重威胁国家税收安全,侵蚀国家经济基础。依法惩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制度和政治经济安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政治责任。

    在谈及最新发布的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时,杜学毅表示:“2024年1月至11月,检察机关共起诉涉税犯罪5064件10974人,同比分别上升29.6%和38.1%。但也要认识到,打击涉税犯罪任务依然繁重,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情况。例如,涉税犯罪规模化、链条化特征明显,新业态、行业性涉税违法犯罪突出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继续加强打击涉税犯罪工作。”

    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

    数量大幅攀升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央地协同合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近年来,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证券期货违法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趋势。不仅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传统交易类犯罪多发,而且欺诈发行、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数量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起诉人数同比上升1.2倍。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坚持零容忍原则,依法加大对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惩处力度。同时,与行业主管等部门加强监管协同,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生态。”杜学毅告诉记者。

    维护金融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检察机关接下来如何做?

    对此,杜学毅表示:“检察机关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建立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重大决策部署,依法从严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积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司法机关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协同,完善行刑衔接等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积极参与非法金融活动监测预警、源头管控以及综合治理,以高质效检察履职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态势、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文字记者:孙风娟 摄影记者:闫昭 视频:徐谦 向德胜 梁泽鹏 赵瑞 刘羽飞 王超 海报:察画汇创意社 王帅)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3a5****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