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戴莹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为了忘却的纪念”于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展览由孙冬冬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涵盖戴莹所创作的绘画以及装置两种媒介,围绕“回忆”构建叙事,展现艺术家本人的个人记忆与时代迭变,以下是 “凤凰艺术” 为您带来的综合报道。
“可能戴莹现在的作品还有一些不那么成熟的地方,但是慢慢她会形成一个系统的,她和很多职业艺术家都不一样。”策展人孙冬冬如此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戴莹,一个听起来有些让人感到陌生的年轻艺术家,在今日美术馆的3号馆内用几顿的印刷纸张、三色编织袋、拆迁现场的垃圾袋、一整墙的红色大字、以及宣纸上的多彩圆圈搭建了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能量场。
▲ 策展人孙冬冬在现场导览
▲ 艺术家戴莹在现场导览
▲ 开幕式合影,从左至右:今日美术馆发展副馆长刘树惠、艺术家戴莹、策展人孙冬冬
个人记忆 & 公共记忆
“不再是一种很狭窄的自我”
这个展览既有一些私人记忆在里面,又有一些社会记忆在里面,还有一些废墟感的历史记忆。
——孙冬冬
何为一种社会记忆与集体记忆?
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1925年首次完整地提出这一相关概念,以跟个人记忆区分开。
哈布瓦赫如此解释道,“ 所谓的社会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不论它是物质或非物质的, 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代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的记忆遗产中标志性的元素 。”
▲ 戴莹,《出勤记录》,三色编织袋、丙烯、麻绳,2.3m x 7.9m x 4,2020
一进入今日美术馆的展厅,戴莹制作的一个巨型的红白蓝三色编织袋从美术馆的天花板落下,宛如一个迷幻的施工现场, 塑料袋上以深红色字迹写着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语句。
“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
“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比社会低级要么就是超人”
“世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因为每个人都急于从自己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 现场 ,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红色的语句写于三色编织袋上,搭建出一种建筑工地的样子。 选择红白蓝三色编织袋是源于戴莹的个人记忆。 编织 袋总是关联着城市里的工人形象, 戴莹的父亲从建筑工地走出,因此工地和民工的某种感情刻在了戴莹的血液中。
而当戴莹回国,自己居住的工作室亦面临拆迁,戴莹将这种个人记忆搭建为装置。而这种无家可归的个人记忆更像是一种时代缩影,大动土木的城市街道、不停拆迁重建的全国各地。
个人记忆终会消失,但是当它呈现出一种公共记忆与时代记忆之时,便会却会经久绵延。
▲ 戴莹,《A Man's A Man For A'That》,丙烯,13.1mx7.9m,2020
策展人孙冬冬精心设计了展厅的空间,使得门口的红字看起来在与展厅尽头的红字隔空对话。
展厅尽头的红字取自于18世纪苏格兰一位农民诗人的《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尊严》,探讨着一种人类该有的活法和尊严,思考穷苦的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戴莹个人对于工人的感情,放置于整个时代和历史中,更是一种全社会对一种无产阶级生存的探讨与反思。
短暂 & 永恒
“一种廉价材料的永恒感”
这个展览用了很多短暂性的、甚至是被抛弃的材料,以此来表达某种批判性。但我希望一种温暖的方式进行呈现,批判是为了让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孙冬冬
策展人孙冬冬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 “我们这次展览将这些具有临时感的东西和一种历史性的东西结合起来,赋予一种廉价材料永恒感。”
比如三色编织具有很强的临时感与漂泊感,会使人联想到春运火车站台内,把锅碗瓢盆都放在里面的农民工群体。 而三色编织袋上的文字,承载着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不同文明结晶。
▲ 戴莹,《国际歌》,塑料垃圾袋、生日小莲花、 三色编织袋,2mx1.5m,2018
再比如展厅地面堆放着的垃圾袋子,戴莹将五颜六色的它们从拆迁现场捡回,在美术馆内放置成花朵般的样子。 艺术家 还用墨水在塑料袋上写下了一个“会”字,在向未来问着“会好吗”。
仔细听,花朵中还播放着一首生日快乐歌,灵感来源于戴莹在一篇废墟之中的经历——在那里她偶然捡到了一个还在播放着生日快乐歌曲的蜡烛。
艺术家将被抛弃的东西汇聚在了一起,共同庆祝一种重生。 短暂生命的蜡烛和被抛弃的塑料袋,吟唱的却是可以不断延绵的生命。
策展人孙冬冬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道,“可以想像,在一篇废墟中艺术家听到一首生日歌是多么诗意的场景。因此这个作品其实是一种内心的回应,一方面这是一个废墟,但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有待重建的现场。”
▲ 戴莹在拆迁现场,捡到了还有声音的生日快乐歌蜡烛
在一楼的展厅现场,从地上的塑料小花向前走几步,观者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名为《Temple》的“废墟现场”。 艺术家以工地为原型,将成吨的印刷纸堆砌成了一个既像神庙又像墓地的现场,裹挟着一种强烈的宗教感与神秘感。
对于这件作品,孙冬冬解释道“现代印刷术带来了印刷纸,而我们又在此堆砌出了一种空白感,这呈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悖论。 我们有大量的思想在等待着被印刷,然而这些思想很快的就会变成废弃物堆放在这里。 ”
印刷纸张的寿命并不长,看过就会被我们人类所抛弃,然而它所承载的思想却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绵延。你抛弃的,或许正是永恒支撑你的。
▲ 戴莹,《Temple》,大理石、印刷平板纸、镀锌铁皮,6mx6mx5.5m,2020
忘却 & 纪念
“她觉得她爸爸是一个牺牲者”
其实从戴莹心里面来说,她对她的爸爸是有很大的愧疚的,她觉得她爸爸是家庭里的那个牺牲者,是她将她爸爸的生命牺牲掉了。
——孙冬冬
或许 每个走进展厅的观者 都会被戴莹的 创作能量所吓到,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展览,戴莹是一个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戴莹。
策展人孙冬冬也说到,“这次见戴莹觉得变化很大,不再是以前那个看似简单的姑娘了,感觉一下子成熟起来了。”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观者心中也不免会疑问,戴莹做这次展览中的大型创作背后动机为何? 或许这一切都源于戴莹父亲的离世和戴莹心中对于父亲的纪念。
戴莹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父亲从最初的建筑工人,一点点干起来,对我一直照顾的很好。我其实有些任性,一直执拗地做艺术,父亲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对于父亲自己是一种牺牲,父亲去世后我一直觉得非常的忏悔。”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在一楼和二楼展厅左侧的相同位置,艺术家和策展人特意在美术馆的空间内增添了一堵墙,以呈现本次展览中最重要的两件装置作品,也以此表达艺术家对父亲的纪念。
在一楼的空间内,一个女性形象的雕塑趴在金刚砂之上,而这其实是多年前趴在父亲重症监护室门口的戴莹本人。 趴着的形象既是一种祈祷,但又象征着一种重生。
在雕塑背后的墙壁之上还放置了一生锈的圆形钢板,这钢板一方面象征着艺术家累计的情绪,但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一种希望,因此艺术家将作品命名为《绵延》。
策展人孙冬冬对此解释道, “有时候我们觉得感情的积累可能是一种陈旧,但就是因为有情感的连接我们才能有面对生活的一种勇气,所以其实它象征的是一个未来。”
▲ 戴莹,《绵延》,玻璃钢雕塑、生锈钢板、石 英砂 尺寸:雕塑1mx0.6m、钢板1.8直 径、地面6mx6m,2020
二楼的空间中,戴莹呈现了一组以激光切割机床为原型的装置作品。即使切割机看起来有些暴力,但在被使用后还是会被人更替、抛弃。
在一片昏暗的空间中,艺术家将激光切割机床做成一种纪念碑的样子伫立其中,点点光亮映射着装置的锋利而又尖锐的影子。 而这些影子并非静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呈现。
戴莹在其中的一个“纪念碑” 中 放入了向上 运动着的工地灯泡。 这极具历史感的灯泡仿佛是一种现代化背后的具体能量,而向上的运动又仿佛是一种时间的循环。
戴莹对为家庭牺牲的父亲的纪念,何尝不是对那些为了社会进步而奉献的工人的纪念,为了忘却亦不能忘却。
▲ 戴莹,《看着我!》,激光切割机床、生锈钢板、灯柱、灯轨、灯泡、砾石,0.3mx0.3mx3.3m,0.3mx0.3mx3m,0.3mx0.3mx2.7m, 0.3mx0.3mx2.4m,0.3mx0.3mx2.1m,2020
职业 & 生活
“艺术是我的生活不是我的职业”
戴莹和很多职业艺术家不同,她的能量是很大的,她这种能量聚集在身体当中无法释放的时候人会崩溃。艺术让她的能量聚集,让她定形,这样她的精神世界才不会崩溃。
——孙冬冬
本次展览还呈现了许多戴莹的绘画作品,或许这些作品与大家对戴莹的印象更为相似,而通过绘画我们也能更好的了解戴莹创作的历程。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从小习得水墨画的戴莹喜欢用宣纸作画,然而这也增加了很多创作的难度。宣纸是非常薄的,因此不同的落笔之间的时间不能间隔太久,否则不能达到一个相似的状态。因此有时,一幅画戴莹要连续创作长达19个小时。
在戴莹看来,宣纸并非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某种东方力量的代表,只是她个人能量场的一种体现。
戴莹对“凤凰艺术”的记者说到,“ 我不认为用了宣纸或是毛笔,就代表着我想表达一种所谓的东方性的艺术,我更在意的是一种能量上的转变。 ”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从一楼戴莹2017年创作的黑白色的《27#》、《28#》
到二楼戴莹2020年创作的彩色的长达10米的《46#》
戴莹的绘画 变得更具有个人语言,但同时又有很多不变的东西在里面。
▲ 戴莹,《27#》,宣纸,2.9x1.71m,2017
▲ 戴莹,《46#》,宣纸,10.14x2.05m,2020
或许有人会讲“女性主义”的标签贴在戴莹身上,又或许有人会将画作中的圆圈理解为胚胎或是一种女性象征,但其实这只是戴莹能量散发的一个具象。
戴莹对此解释道,“我为什么一直画圆?我心中还是希望一个圆满的,虽然圆满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无法达到的,或许这就是我内心的一个乌托邦吧”。
▲ 戴莹“为了忘却的纪念”,展览现场,今日美术馆3号馆,2020
孙冬冬说, “一个展览很重要的,就是它能不能感动别人。 我们暂且可以将这个展览的 形式和语言放在一边,而是 讨论一个艺术家如何真诚地表达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戴莹想要认真的和别人交流 ”
对于戴莹来说,相比于职业,艺术更像是让她活下去的一种方法。戴莹说“也许没有艺术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会彻底陷入一种虚无,失去了表达的出口。”
而或许这也是戴莹作品的能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