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展会新闻 » 正文

    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乳房重建率为何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1 15:17:32   浏览次数:1386  发布人:9ac6****  IP:183.195.94.***  评论:0
    导读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首次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新发病例数为226万。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乳腺癌新发病例数年均30万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约70%以上的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乳房切除手术。乳房再造是乳癌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乳腺癌高发病率、高手术率相比,我国的乳房重建率却极低。5月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廖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显示,乳腺癌首次超越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新发病例数为226万。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乳腺癌新发病例数年均30万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约70%以上的乳腺癌病人仍然接受乳房切除手术。乳房再造是乳癌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乳腺癌高发病率、高手术率相比,我国的乳房重建率却极低。

    5月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廖宁提供给第一财经记者的一组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70家乳腺中心调研数据显示,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的重建率为11.69%。“上世纪90年代,在法国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中,乳房切除之后进行重建的比例已达到80%。”

    失乳患者不仅要承受来自癌症的打击,还要面对躯体形象受损带来的冲击以及忧虑、自卑等心理负担加重。

    廖宁表示,乳腺癌外科治疗历史从1898年发明乳腺癌根治手术起,到现在发展出了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房切除术,乳房重建技术也经过了大量的样本研究,现有的数据可以支持它的安全性,重建技术包括了假体植入、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等,乳房重建未来会往减少并发症、早期重建、优化植入材料等方向发展。

    之所以我国的乳房重建率低于发达国家,在廖宁看来,有几大因素制约。“首先是乳房重建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当医生不具备这样的整形技术时,很难推动病人去做这样的选择,在没有医生指导下,绝大部分的女性是不会主动提及要进行乳房重建的;同时,我国的乳腺外科医生与整形科医生之间缺乏很好的合作协调关系,这也影响了乳房重建的推动。”

    另外,支付能力也在制约。“在前述发达国家中,患者进行乳房重建时,保险以及国家医保可以覆盖,但在我国,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重建的话需要自费,这是一笔很大的费用负担。”廖宁说。

    不过,部分商业保险机构已在探索相关商保支付方式。5月8日,镁信健康宣布推出国内首个涵盖乳房重建假体器械费用的保险产品。镁信健康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杨溯表示,希望通过探索商业健康险等方式,共同建立针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创新支付体系。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在治疗之前对于乳房重建一无所知,也有许多患者在切除手术多年之后对不完整的乳房始终抱憾。除此之外,医患双方对于重建安全性的认知不足,技术难度较高、人才培养周期长、团队协作要求高导致的医疗资源不足以及支付能力问题,都制约着乳房重建手术的开展。患者日益高涨的重建需求与公众低认知水平、医疗资源不足造成的不平衡,也让我们看到了乳房重建科普宣教的意义与必要性。”强生(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MENTOR公立业务负责人陈青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ac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