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经商之道 » 正文

    文旅部公安部联手规范演出市场,能遏制“黄牛”的存在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17 18:17:57   浏览次数:570  发布人:75b8****  IP:117.173.23.***  评论:0
    导读

    9月13日,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加强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大型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本次《通知》强调了实名制对于演出活动的重要性,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

    9月13日,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加强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大型演出活动”)的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

    本次《通知》强调了实名制对于演出活动的重要性,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门票,也对退票机制和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要求。

    具体来看,《通知》明确,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销售平台应当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通知》还提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型演出活动门票销售比例,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对其余15%的门票,应当在演出前24小时进行个人信息绑定,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

    《通知》对“黄牛”的抵制则体现在,《通知》明确,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明示其授权的票务代理机构,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门票。应当履行告知义务,告知消费者购票、入场和退票规则。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大型演出活动举办方和场地方工作票证的管理,严格控制发放范围,防止工作票证流入市场被非法买卖。

    在演唱会行业,“黄牛”的存在已经是一个顽疾。几乎每场知名歌手的演唱会门票都“秒没”,而在二手电商平台上,不少“黄牛”出售价格翻倍的门票。即使在强实名制的规则下,“黄牛”们的“代抢”生意依然火爆。【详情可戳:周杰伦上海演唱会11万张票开抢秒没!强实名制下“代抢”费用比门票价格还要高】

    该《通知》是否能在一定程度遏制“黄牛”的存在呢?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分析称,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作用。按照《通知》,通过向市场公开销售并要求购票者与入场者身份一致的门票占核准观众数量的85%,其余的门票还是会给“黄牛”倒卖留下空间。这样的措施会减少“黄牛”倒票的影响,但是如果“黄牛”掌握众多可以用来单独购票的个人身份证信息,并得到相关当事人配合的话,那么还是有可能存在有偿协助购票人实名抢票的现象,也就是“代抢”业务。

    刘旭进一步分析称:“今年是疫情防控放开的第一年,地方政府也从大型文体活动中尝到了甜头,应该也会有动力组织规划好这类门票销售。从长远看,地方政府要保障大型文体活动可持续地带动消费,也要保障公共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因此主管部门更应当引导地方政府合理设置全年各类文体活动组织计划,引导本地消费者和全国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规划。当市场逐渐理性下来,黄牛业务的盈利空间也会被摊薄。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应当倡导理性消费,避免超预期的购票行为。”

    不只是文化和旅游部和公安部,中消协也注意到了演出市场的“黄牛”问题。6月27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直指演唱会相关票务平台的问题。中消协在报告中指出,6月以来,多地举办演唱会,“抢票”“退票”“黄牛”等词语频繁出现在网络舆情的吐槽声中,人们对于大麦网等相关票务平台的退票问题质疑不断,主办方、经纪公司、票务平台、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矛盾难以厘清。

    中消协呼吁,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演出票务运行、票源流向的监督管理,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演出票务监管服务平台,实时监测演出票源及流向,推动票仓公开透明,促进演出票务公平交易。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75b8****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