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企举债融资、向国企借款……财政部1日公开曝光了6起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典型案例。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财政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力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持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一些地区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不实化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财政部当日在网站公开通报了这些典型案例。具体来看:
一是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新增隐性债务5.2亿元,时任辽中区常务副区长程某某、副区长郝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二是福建省厦门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安置型商品房项目等,新增隐性债务683.96亿元,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某,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三是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隐性债务1.45亿元,时任陵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时某,副区长任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四是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建设应由政府承担的建设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新增隐性债务103.85亿元,时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汪某某、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五是重庆市武隆区通过向国有企业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隐性债务1.6亿元,时任武隆区副区长、原武隆区仙女山(白马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现武隆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刘某,原武隆区仙女山(白马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现武隆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重庆武隆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六是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国有企业垫资实施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垫资建设市政道路等公益性项目以及代政府缴纳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新增隐性债务614.08亿元,时任成都市副市长刘某某等相关责任人被问责。
财政部要求,各地方、各单位要切实把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化“红线”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坚持和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问责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财会监督主责,对新增隐性债务和化债不实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推动有效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财政部监督评价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社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