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他交往的对象都是喜欢思考、敢于挑战、积极上进的人,那他同样也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01
—
昨天的文章说了我思维方式的改变,今天我想把其中的一些过程再复盘一下。
我记得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只会用“执行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是上司布置的任务,别想那么多,照做就行。”
但工作,总是没预想的那样顺利,如果我所执行的任务碰到问题,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先撇清责任:“我是按指示做的”,“不是我的问题”,“都是他们的错”...
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用“责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我既然接了这个任务,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一切要拿成果说话!”
我发现,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后,在我身上发生了两个改变:
第一、遇到任何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先从“我”自己身上去解决,而不是把问题推给别人。
第二、我的心态发生了改变,为人处世更积极主动。
03
—
你可能会问,到底是什么,让我发生了这样的改变呢?
我的答案是:给自己找好老师,他们对我的影响超乎想象!
它决定了你是不是还在日复一日原地踏步,是不是还在重复固有的错误认知,是不是还像“失败者”一样在推卸责任?
甚至可以这样说,影响你思维格局的,就是你身边的人。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与某位老师的交流,我的感觉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原来这事情还能这样想,原来这事情还能这样做。
老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自己就是个“失败者”。
也就是那一段时间,我知道了原来写作可以倒逼思考;
我也知道了原来人要不断成长,不仅要长身体、更要长心智;
我更知道了提升认知不只要增长知识,还要改变思维方式。
...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明白,原来我所在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圈子,
原来的思维是那么地禁锢住了我:
因为见得少,所以不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看不起。
04
—
最后,总结一下:
为人处世,一定会受身边的人影响。
如果你想真正快速地变得强壮,请与身体状况更好的人一起锻炼。
如果你想做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那就和比你更有才华的人一起工作。
如果你想真正提升你的心智,那就向比你优秀很多的人学习。
而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同样一个人,所处的人文环境不同,产生的影响肯定会不一样:
一个员工,如果他周围都是消极怠慢的同事、无能甩锅的上司,你要求他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他也未必能做到。
一个学生,如果他周围都是循循善诱的老师、热爱学习的同学,这样的学生至少不会学坏。
一个人,如果他交往的对象都是喜欢思考、敢于挑战、积极上进的人群,那他同样也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