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未来讲堂之元曲诵读与赏析(19)——关汉卿《大德歌(雪粉华)》
2025-07-05 15:07  浏览:759  搜索引擎搜索“米优农业网”
温馨提示:为防找不到此信息,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米优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习近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大德歌(雪粉华)

词作者: 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

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

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

斜缆着钓鱼艖。

赏析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之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他敢于以杂剧创作积极入世、为人民大声疾呼,形成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

《大德歌(雪粉华)》是关汉卿创作的一支小令。郑振铎、胡适等学者认为《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年间创作的新曲调,大德是元成宗年号。关汉卿用《大德歌》这一曲调作了春、夏、秋、冬四支小令。本文是第四支,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傍晚郊野雪景图。

“雪粉华,舞梨花”,让我们不禁想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舞”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风吹得正紧,雪花在空中飞舞盘旋的画面。先是远眺——白茫茫的一片大雪中,作者看不清远处的村庄有几户人家,宁静又苍茫。“密洒堪图画”,既写出了雪花的稠密,又突出了银装素裹之美景。再写近景——叶落树疏,一片静谧中乌鸦的悲啼显得格外嘹亮,也有些凄凉。以白雪为底,着上几笔疏林,稀疏的树枝间点缀着黑色的乌鸦,形成一幅冷色调的画面。“黄芦掩映清江下”,黄色的芦花倒映在水里,给这荒凉的环境带来了几分温馨。北风吹拂之下,江岸边的黄芦在清江白景的映衬下,更显得摇曳多姿。“斜缆着钓鱼艖”,天色已晚,那岸边只有一叶钓鱼舟独览一江之景,让我们想起“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远意境。通过对冬景的细腻描绘,作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中。而“舞”“噪”“掩映”“斜缆”等动词的使用,使得画面生动鲜活,更多了几分生机。

从远景到近景,从自然景物到人文景观,这种开阔的境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作者的无限情思。眼前冬日雪景清新淡雅,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生活的喜爱与向往。然而,自然界里的乌鸦漂泊了一天,正在聚集归巢,准备度过安宁之夜,渔夫也归家了,唯独作者身在大雪纷飞的茫茫原野中默默地领受这一切,无限凄凉,无限感慨。雪中的村庄、归巢的寒鸦、泊岸的钓鱼艖,这些景象都触发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之感。

元成宗大德年间,元朝已统一中原,但社会上盛行重武轻文的风气,文人儒士地位低下,许多文人不得不远游谋生,过着漂泊的生活。关汉卿作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其作品常常反映这种社会现实和个人心境。

撰稿:黄文静

诵读赏析:肖玉

栏目介绍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继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苑里的又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元曲语言通俗优美、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元曲诵读与赏析”活动,是继“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两岸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流传千年的经典元曲迸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意义。

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9656****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