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经过发酵,涩味较重的酯型儿茶素,大部分会被氧化成茶黄素。其咖啡碱的含量,可能会因季节、发酵程度、焙火工艺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得或高或低。
红茶的茶汤、滋味,因工艺原因而变得醇和、刺激性弱,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茶有“养胃”的功效。助消化和养胃,是两个大相径庭的概念。养胃,其实就是以“五谷为养”,不暴饮暴食,少给自己的胃添麻烦,还要注意营养均衡,细嚼慢咽,作息规律,少吃生冷等等。所谓的“养”,就是顺四时,适寒暑,养气血、调情志,应该是自性的协调与完善,反求诸己,莫向外求。故《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市场上的很多红茶,有的可能比绿茶还要寒凉、刺激,这需要视茶而论。红茶入口的清甜、醇和、温柔、刺激性低,常使人放松警惕,自古暗箭难防,其微弱的刺激,甚至连胃肠也觉察不到,可谓是甜蜜里的温柔一刀,因此,饮而不贪,适可而止,才是养生之道。瀹泡浓度较高的红茶,其中所含的咖啡碱,照样会对胃肠粘膜形成强烈的刺激,并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潜在因素。
如果是胃、肠溃疡患者,咖啡碱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消化道溃疡面的愈合,进而会加重病情,不可等闲视之。 只要茶汤中含有咖啡碱与酯型儿茶素,且浓度稍高,就一定不利于肠胃的健康。
在饮茶后,如果感觉胃胀、不舒服,就需要及时消减饮茶量,进一步降低茶汤的浓度。胃肠不佳的人,就要少饮茶、喝淡茶,更不可空腹喝茶。如果胃肠不良,对茶又实在难以割舍,不必“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只需在淡茶中加牛奶、姜汁调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