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古物无遮观自在
2023-10-22 07:03  浏览:450  搜索引擎搜索“米优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米优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古物无遮观自在


汪毅夫

(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2年)引《闽省岁时风俗记》:“谚曰,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按,传说中瘟神有长爷、矮爷两名助理)要来接。当举行普度时,搭一极大之彩台,台中列桌无数,陈设古董玲珑,及种种稀奇之物,虽碗箸灯炉,亦必搜求古物之有价值者,其他可知矣”。闽省七月中元普度,本为赎买瘟神瘟鬼使不散瘟为厉。其陈设古物一节,当意在用人的文明来镇服鬼的野蛮也。

台湾建省前是“闽省”之府、道,建省后则是“中华全国”之一省。台湾中元普度,是否也有陈设古物的情节?闽、台两地,事事相同,民俗事象亦然。

丁绍仪《东瀛识略》(1874年)记:台湾普度之盛,“则以镇、道、府、厅、县衙署为最,大堂供神位,结彩张灯,罗陈图画、古董、香花务满”;吴子光《一肚皮集》(1875年)记:“依庙为坛,施彩结灯,四壁挂古人山水名迹几遍,旁置金鸭,爇沉水香,氤氲满室,诸罗钿椅案悉列缥瓷及古鼎彝玩,器甚洁净”,“诸执事人等役唯谨,无敢哗失礼者”;近人连雅堂《雅言》(1933年)亦记:“台南建醮之时,先择宽旷之地,设置神坛,曰天师坛,曰观世音坛,曰玄天上帝坛,装饰华美,以七巧桌陈列坛内,上置金石古玩,多方罗致,以夸珍异。台南故家旧多收藏,平时秘不示人,排坛始肯出展,亦可供观览也”。古物无遮观自在,想来这古物展览应该是中元普度最抢眼的节目。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高琦,资深媒体人,“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广天下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朝阳民革青委会副主任。录制有中宣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十四五规划》等多部有声作品;朗诵代表作品《脊梁》《等待天明》由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发布并成为网络热搜;纪录片作品有《新丝路密码》《刘亚楼》《织梦年代》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顾盼两岸》,收录了作者自2019年元月起“在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写作”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6篇文章。

对于“两岸关系已无联结点”的悲观论调,作者认为,“我写的学术段子(文史笔记)两岸都有读者关注,我讲的两岸故事两岸都有热心受众,这不就是一个联结点吗?每念及此,老旧的手表又上了一回发条。”正如作者所言,退休之人该放下的全放下了,惟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该是吾人一生的志业,不放下,也放不下呀!

《顾盼两岸》有声版上线之际,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时,也是京彩台湾继《话说两岸》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

让我们通过《顾盼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征程上,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作贡献,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发布人:9e83****    IP:223.213.36.***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