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长期主义的底层逻辑
长期主义不是信仰,是一种方法论,是肯定能“成”的算法。
长期主义算法应该是极简框架,重复做同样的事。养成习惯的目的是为了免于自我谈判。
思考:三点原因让罗振宇奉行长期主义,① 确信可以获利 ② 一旦开始,便会省去大量自我谈判的时间和心力,让长期行为像每日刷牙一样不需要再去说服自己。 ③ 为长期行为设计简单的框架,不限制长期坚持中又会涌现出的创造力,不易厌烦。
2/10 坚持长期主义的原因
长期主义,需要反馈,不要迷信孤独。
长期主义拒绝了竞争,变为一种时间的奇观。
长期主义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鼓点,输出的秩序。你只要坚持输出,在一定范围内,就一定有人和事被渐渐统一到你输出的秩序当中来。这是一种“我只要控制自己,我就可以控制世界”的方法。
思考: 罗讲,他今年把活得长(病的晚,死的快)作为人生第一目标。因为科技,因为AI,我们处在时代的拐点上,每多活一年,人生的幸福感总量会扩展到你无法想象的地方,不是线性的增加,是指数级的变化。
3/10 怎样算成功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项目的特征:干完就是干成。长期主义是“低社会位阶的人逆袭的通道。”
思考:长期主义的难度在被高估。长期主义的成本其实很低,你只要在一个地方比别人多扎根1CM,你可能就是隐形世界冠军。长期主义是微小但坚定的力量。 【57‘40’‘】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