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芬柯维说“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拥有,才会真正懂得分享”有启发。
愿意分享的前提是真正的拥有过,深刻理解拥有的不易,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与他人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拥有?
拥有不是形式上的占有,而是在内心深处有深刻的体验、理解和珍视,全身心的投入到拥有的过程中去,感受到拥有带来的满足、喜悦、压力。
分享的本质是自愿、无私的行为,我们常常被教导要乐于分享,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拥有,这种教导只是表面上的,不会真正激发内心的分享意愿。
比如小孩子被要求分享玩具,但如果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拥有玩具的快乐和满足,没有玩够,就不愿意分享,不高兴,会有抵触情绪。
我们常常会错误理解分享的意思,真正的分享是把自己的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和“慷他人之慨”的分享不一样。
花钱听课,课程结束后马上把完整的笔记“分享”出来,获得点赞、夸奖,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合适的,未经授权或创作者同意就分享出来,破坏了价值交换,对付费的人来说不公平,白嫖得来的人也不会珍惜。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不愿意把技艺分享给徒弟,是对“拥有”的过度保护和“分享”的恐惧,师傅如果能以开放的心态分享,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启发,说不定可以集思广益精进技艺。
真正的拥有会经历挑战、困难,生出同理心,经历过为拥有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更能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渴望,淋过雨的人更愿意在雨天为他人打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