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每当耳畔响起这首童谣,童年关于腊八的记忆,便开始苏醒,如一阵阵涟漪,缓缓荡漾开来。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年,确实是从腊八就开始了。
我出生在西北的农村,一进腊月,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为过年准备着。如今,年味淡了许多,腊八也就不如以前浓重了。
西北人喜食面食,对米饭、稀饭之类的向来兴致不高。然而,腊八这天,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传统的腊八粥,一般用八种豆子和米精心熬制而成,糯米、红豆、桂圆、花生米和大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母亲常说,腊八节吃了腊八粥,才不会冻掉耳朵。
每年腊八节前的赶场日,母亲便早早去街上,精心挑选各种豆子。偶尔遇到豆子品种不齐全,她便会不无遗憾地叹息一声。那时,没有电饭锅、压力锅,熬粥全靠柴火与铁锅。豆子需得提前一天泡水胀发,以减少熬粥时间。
腊八节的清晨,母亲早早便起床,先用开水烫开冰冻着的压井,往木桶里打满水。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家里都用压井,一到冬天,总是冻得结结实实,非得开水烫,才能化冻。那时候的我,总是对井水充满好奇,为什么冬天打出的水竟不那么冰冷,甚至有些温热,反而夏天打出的水冰冷刺骨呢?在爷爷的耐心解释下,终于了然。
打完水,母亲便在灶膛里燃起熊熊柴火,把泡发得鼓囊囊的豆子和米一齐下到锅里,加水煮沸。火苗在灶膛里飞舞,随着水温的升高,豆子和米也在铁锅里欢快地翻滚,米汤逐渐黏稠,带着红豆淡淡的红色,看上去诱人极了。
我们小时候,是一日两餐,所以米粥要等到上午十点多才吃。我们姊妹三起床后,便先和爷爷煮罐罐茶,吃烤馍,填饱肚子。然后,在爷爷的带领下,扛着锄头,背上小背篓,迎着如刀般的寒风,奔赴河边凿冰块。西北腊月的寒风刺骨,冷风刮过脸颊如刀割一般,大人小孩的脸全都被冻得通红,但这丝毫阻挡不了大家凿冰的热情。
大家一齐来到村里的小河边,开始凿冰。河水冰封,河面上绽开着各种各样的漂亮冰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的光。爷爷很快选定了两坨冻得最结实的冰块,抡起锄头猛烈地敲击着。冰渣子在阳光下飞溅,如烟花般灿烂。
小朋友则随手掰下不太结实的冰块就往嘴里塞,大人们也不加阻拦,丝毫不担心会吃坏肚子。许是因为当时河水污染较少、水质清澈的缘故吧!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用小手或者嘴巴把冰块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小动物、有小花朵等等,比赛看谁做得最漂亮。不过,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最漂亮的。争执中,大人已经凿好了冰块。于是,争执告一段落,大家背起小背篓,装上凿好的冰块,满心欢喜地踏上回家的路。
凿好的冰块,通常是放在厅堂的方桌下一块,灶房一块,厨房一块。具体有什么寓意,我已不甚记得了,但是凿冰块时欢快的场景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回家之后,腊八粥已经熬到软烂,香气四溢。由于小时候喝的米粥大多都是白米粥的缘故,腊八粥就显得格外馋人。往粥里加上满满一大勺白糖,再就着自家腌制的咸菜,便成了儿时的一道美味。在寒冬腊月,喝上这样一大碗米粥,暖心暖胃,通身都热乎了起来。
吃完腊八粥,大人们忙着砍柴火、榨酸菜,淘洗粮食,为过年做准备。小孩子便又相约去河边掰冰块。那时候,正是不怕冷的年纪,我们用手指的余温,在冰块上融出一个个小洞洞,做望远镜用。透过冰块,萧瑟的冬天便如加了滤镜一般,清透动人。
大家你追我赶,在河面上蹦啊跳啊,爽朗的笑声穿透寒风,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腊八节反而没有了昔日的浓厚氛围,连年味儿也渐渐淡了下去。但儿时腊八的热闹场景却始终镌刻在心底,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