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国之大事。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线公司)牢记嘱托,砥砺奋进,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坚决扛牢扛稳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70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忆往昔,实现宏伟构想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南水北调壮阔实践由此开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栉风沐雨,2003年12月30日,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首批开工项目之一正式开工建设。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
历经十余年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凝聚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尺量步测的艰辛设计,凝集着众多专家精益求精的科学智慧。广大建设者以实干笃定前行,战酷暑、抗严寒,攻克了膨胀土处理、高填方加固、穿黄隧洞施工、大型渡槽设计、大孔径PCCP管道制造等重大关键技术难题,保障了工程顺利建设运行。
穿黄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关系受水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线通水近10年来,惠及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超1.14亿人口,为受水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看今朝,润泽北方大地
2021年5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源头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并在南阳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这渠清水承载着民生大计,跨越山河,奔流不息;这渠清水肩负着时代使命,纵横千里,源远流长……
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后,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显著优化,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北京市基本形成“五水联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南水北调水占主城区供水的七成以上。在天津,南水北调成为继引滦入津工程后的又一条城市供水生命线,主城区几乎全部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在河北,中线一期工程与邢清、石津、保沧、廊涿等配套工程相连,形成了一纵四横“梳子型”水网。在河南,一纵多横的“鱼骨架”水网覆盖了14个省辖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控室输水调度
中线一期工程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南来的好水让沿线百姓的生活更“甜”了。北京市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水质好了、水碱少了。天津市通过农村饮水提质增效等工程将城市供水向农村延伸,提升了2817个村、286.8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河北农村生活水源置换让黑龙港流域500多万人告别了祖祖辈辈饮用的高氟水、苦咸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中线一期工程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洪水资源,择机向沿线河湖补水,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中线一期工程沿线生动铺展。
担重任,砥砺奋进前行
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先后经历了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冰期输水等多次极端天气“大考”。面对严峻考验,中线公司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三个安全”。
安全底板更加稳固。中线公司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防汛和防冰组织体系、工程安全监测体系、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智能化调度业务体系、水质监测保护体系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持续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提升精准调度水平,努力实现多供水、供好水目标。
水质监测
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中线公司锚定“增源挖潜扩能”后续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中线调蓄体系规划研究,完成总干渠输水能力挖潜工作方案,切实以更高水平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改革发展步履坚实。中线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建设,深化“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机制,统筹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效能,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
工程巡查
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深入实施“强‘根’铸‘魂’”和“党建+”工程,持续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大力实施基层“微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中线公司将在集团公司党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让中国人喝好水用好水的使命追求,坚决守牢南水北调“三个安全”防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撰稿 | 高逸琼
责编 | 宋 昕
校核 | 李 萌
审核 | 李东海
【猜你不想错过的精彩内容】
不错过更多精彩内容
为“信语南水北调”点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