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干货!来自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专项报告的10条重要信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6 20:49:0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152****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刑罚执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持续加强检察机关依法提出刑罚执行监督纠正意见等97.1万件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伴随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刑罚执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持续加强。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0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

    刑罚执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持续加强

    检察机关依法提出刑罚执行监督纠正意见等97.1万件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伴随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刑罚执行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刑罚执行监督工作持续加强。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依法提出刑罚执行监督纠正意见等97.1万件,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促进高质量刑罚执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报告指出,刑罚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公里”,事关司法公正能否最终实现。刑罚执行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执行监督的主要内容。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刑罚执行监督主要承担对刑事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对监狱、看守所和社区矫正机构等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等职责。

    报告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刑事执行和监管执法监督”。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依法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责,有力惩治犯罪、维护稳定、保障人权、守护公正,积极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监督纠正社矫对象脱管漏管

    防范监外执行风险隐患

    检察机关督促收监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社区矫正对象1.7万人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坚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充分发挥刑罚执行监督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促进加强监外执行人员管理,监督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问题,督促收监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社区矫正对象1.7万人,防范发生新的违法犯罪。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监狱、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安全防范法律监督,协同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监督纠治“牢头狱霸”、违禁品“捎买带”等突出问题。注重在刑罚执行监督中发现罪犯在监管场所严重破坏监管秩序、影响安全稳定等再犯罪线索,有力惩治犯罪、维护秩序。依法起诉罪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1811人,破坏监管秩序犯罪803人,脱逃犯罪6人。

    报告强调,检察机关坚持把促进罪犯教育改造摆在突出位置,统筹监内与监外,兼顾惩罚与改造,监督做好法律政策、认罪悔罪等教育,协同做好出监教育、安置帮教等工作,最大限度促进罪犯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破解怠于交付执行、违法拒绝收监等

    收押难、送监难问题

    检察机关纠正判处监禁刑罚罪犯未交付执行9.6万人

    报告指出,针对怠于交付执行、违法拒绝收监等收押难、送监难问题,2021年以来,最高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开展专项清理活动并常态化推进,纠正判处监禁刑罚罪犯未交付执行9.6万人。针对一些已决犯超期滞留看守所、违法留所服刑,督促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联动解决。2024年底,最高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制定专门意见,进一步规范判处监禁刑罚罪犯交付执行工作。

    刑罚变更执行监督

    既防“乱作为”,也纠“不作为”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提请或决定、法院裁定“减假暂”不当的,提出纠正意见7.5万件

    报告强调,检察机关把刑罚变更执行监督作为重中之重,既纠正不该变更而变更的“乱作为”,又防止该变更而不变更的“不作为”。2022年以来,检察机关完善调查核实、检察听证等制度,对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提请或决定、法院裁定“减假暂”不当的,提出纠正意见7.5万件。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纠正“纸面服刑”“提钱出狱”问题。2021年,党中央部署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将违规违法“减假暂”列为集中整治的“六大顽瘴痼疾”之一。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教育整顿要求,紧盯违规加分、虚假立功、伪造病历等突出问题,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办理的1000余万件“减假暂”案件,监督纠正3万件。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进一步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意见。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纠正“该减不减”“该放不放”问题。加强与法院、司法行政机关等协作配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依法监督适用“减假暂”,更好促进教育改造。2023年,最高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制定指导意见,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2024年,依法减刑28.4万人、假释1.4万人、暂予监外执行1.2万人,比2021年分别上升5.1%、1.2倍和2.7倍。

    依法开展刑罚监外执行监督

    维护监外执行秩序

    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提出纠正意见15.4万件

    报告指出,监外执行是刑罚执行的重要方面。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社区矫正的监督,切实维护监外执行秩序。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提出纠正意见15.4万件;对遵守规定、认罪悔罪、表现良好的社区矫正对象,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刑罚执行监督,2021年开展专项监督,督促纠正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633人,助力营造清朗选举环境。2022年以来,检察机关坚持做实日常监督,推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加强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管。

    依法开展

    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

    检察机关对消极执行、违规终结执行等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28.4万件

    报告指出,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对消极执行、违规终结执行等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28.4万件。

    报告指出,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既包括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执行,也包括追缴、责令退赔、处置赃款赃物、没收作案财物等涉财产判项执行。最高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开展职务犯罪案件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和执行检察专项活动。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积极参与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依法推动纠正刑罚执行领域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违法执行等问题1328件。

    最高检挂牌成立“检察侦查厅”

    统筹指导全国检察侦查工作

    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刑罚执行领域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1735人

    报告指出,检察侦查是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经中央编办同意,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厅加挂“检察侦查厅”牌子,统筹加强和指导全国检察侦查工作。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刑罚执行领域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减假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私放在押人员等职务犯罪,共立案侦查1735人。

    践行正确人权观

    保障被监管人合法权益

    检察机关依法受理罪犯控告、举报、申诉2.5万件

    报告说,检察机关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会同其他执法司法机关依法维护被监管人合法权益。2021年1月至今年9月,检察机关依法受理罪犯控告、举报、申诉2.5万件,细致核查涉嫌冤错案件、刑期计算错误、累犯认定错误等问题线索,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决定等3312件。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保障被监管人控告、举报、申诉权利,认真落实与罪犯定期谈话、罪犯约见检察官、检察官接待日等制度,在监管场所设立检察官信箱,及时处理罪犯诉求,加强权利救济。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保障被监管人生命健康等合法权益。开展禁闭适用、戒具使用以及劳动场所等刑罚执行方式、条件的法律监督,纠正违法情形25.7万件。加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罪犯权益保护,协同完善亲情帮教、保外就医、司法救助等工作机制。加强被监管人死亡法律监督,针对重点地区、重点监狱,会同司法部集体约谈有关检察机关和监狱管理部门,推动落实监督管理责任。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保障在押、服刑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依法对看守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等监管未成年人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督促落实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等制度措施,用心做好精准帮教工作。在强化刑罚执行监督的同时,协同做好心理疏导、综合救助、督促监护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依法保障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等未成年人就学、就业等权利。

    建立完善

    “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

    检察机关开展监狱巡回检察3723次、看守所巡回检察5122次,发现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2801件;研发、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线索14.4万条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建立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一体加强派驻检察、巡回检察、数字检察,有力推动刑罚执行监督提质增效。

    报告说,检察机关巩固派驻检察基础作用。制定加强派驻监管场所检察工作的意见,优化派驻检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制度,不断提升派驻检察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注重发挥派驻检察直接接触、动态掌握监管活动的优势,更好发挥刑罚执行监督反向审视功能。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发挥巡回检察利剑作用。为加强刑罚执行监督的力度和效果,2018年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创设巡回检察制度。最高检总结巡回检察经验成效,制定巡回检察工作规定及配套指引,明确常规、专门、机动、交叉等巡回检察方式,监督效能不断提升。在公安部、司法部等大力支持下,最高检先后组织对20省20个监狱、18省21个看守所开展跨省交叉巡回检察。2021年1月至今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监狱巡回检察3723次、看守所巡回检察5122次,督促整改狱内涉毒涉赌、所内混管混押等突出问题;发现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线索2801件,已立案侦查293人。在开展常规巡回检察的同时,坚持哪里问题突出就巡回哪里、哪类问题突出就监督哪类,针对刑罚交付执行、被监管人死亡、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等开展专门巡回检察。

    报告指出,检察机关深化数字检察赋能作用。持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以现代科技赋能刑罚执行监督。加强与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协作配合,推动派驻检察室与监狱、看守所监控和执法信息联网全覆盖。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共同推动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已有23个省份实现相关案件线上办理和流转。各地检察机关总结刑罚执行监督类案规律,研发、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线索14.4万条,监督成案4.2万件。

    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刑罚执行监督能力和水平

    发布18批87件刑罚执行监督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指导工作

    报告指出,刑罚执行监督“点多线长面广”,对检察队伍素能提出更高要求。检察机关强化专业素质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岗位实训、业务竞赛,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联合培训,组建巡回检察人才库,持之以恒建强刑罚执行监督队伍。加强案例指导工作,发布18批87件刑罚执行监督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加强理论研究,设立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刑事执行检察专业委员会,与高校共建刑事执行检察研究基地。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深化全面从严治检。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过硬纪律作风全面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责。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检察“大管理”格局,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促进提升刑罚执行监督质效。健全全面从严治检体系,将刑罚执行监督情况纳入检察系统内巡视监督重点,加强权力运行制约监督。

    (检察日报社 单鸽)


    不推荐电脑端访问(用户少)
    请微信扫一扫,查看完整信息(记得微信收藏)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152****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