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象山先生,人以山为名,还是山因人得名?
象山先生,何许人也?——南宋大儒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陆子。他上承孔孟,下启王阳明,主张“心即理”之说,开创宋明“心学”,与理学家朱熹并称为“朱陆”。
九渊先生曾出任荆门知军,励精图治,匡正时弊,修筑城墙,改革税制,整肃吏治,特别是他曾在蒙山东坡筑讲经台,亲自为吏民讲学,一年之内,民风大变,境内大治,当时丞相周必大盛赞“荆门的政绩卓著,是陆九渊亲力亲为,躬行不止的结果(荆门之政,以为躬行之效)”。
——这座蒙山,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象山”。
那么,是先有象山,后有象山先生;还是先有象山先生,后有象山?
清代名臣舒成龙任荆门知州期间,曾组织专人编撰《荆门州志》,其“形胜”一章如此记载:“蒙山,在荆门西门外大约半里的地方,汉代称为半月山,隋代唤作蛾眉山,后来人们因为山形似大象,又取名为象山。南宋大儒陆九渊曾在此讲学,并且自号“象山翁”。(蒙山,在州西门外半里许。汉名半月,隋曰蛾眉。后人以其形似象,又名象山。宋陆九渊知军讲学象山下,取以自号。)”
元代大家脱脱修订的《宋史·陆九渊传》却清清楚楚地记载着:1186年,陆九渊回乡,在江西贵溪县象山书院讲学,求学之人纷至沓来。他自号象山,所以求学之人都称他为象山先生(还乡,学者辐凑,每开讲席,户外屦满,耆老扶杖观听。自号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
而他出任荆门知军是在1191年,并在一年零三个月后,死于任上。
绍熙三年,也就是1193年,腊月初二,九渊先生预知自己大限将至,告知家人及僚属“吾将死矣”,他沐浴,更衣,端坐而逝,此时大雪纷飞,天下缟素。(谓家人曰:“吾将死矣。”又告僚属曰:“某将告终。”会祷雪,明日,雪。乃沐浴更衣端坐,后二日日中而卒。)
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山,这水,这片热土,是因为你,因为九渊先生,有了一个新名字——“象山”;从此,“象山”是你的名字,也是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