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朱棣登基后,在宫中找到上千封密奏,他的处理方式收揽了大批人心
2023-10-05 15:15  浏览:557  搜索引擎搜索“米优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米优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年号“建文”。随后,他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便于加强中央集权。然而,朱允炆和他的大臣们的这一举动严重危及了朱棣燕王之位。朱棣遂于北平起兵,自称“奉天靖难”,起兵攻打建文帝。历经四年,朱棣率军“靖难”成功,建文帝逃而不知所终。建文四年,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

据载朱棣登基之后,在宫中找到了上千封密奏。在明朝,奏折可以分为以个人名义上报的奏折和以衙门部门名义上报的奏折。很显然,以衙门部门名义上报的奏折是汇报部门工作属于例行公事,很少会引起什么争议,但是以个人名义上报的奏折就掺杂了个人情感,或者弹劾某人,或者发表一些对国家的想法。个人名义的奏折需自己送到指定地点有专门太监接受,在皇帝批阅并要求抄写公布之前,这些都是秘密的行为,没人知道奏折内容写的是什么。

此时建文帝的旧臣基本上都已经归附到朱棣麾下,而当朱棣命宫中内侍将这些密奏全部搬出来后,他们非常的惶恐,担心被清算。然而,朱棣只是命他们来进行检阅。将其中有关于军事和民生的意见,就把它保留下来,有攻击冒犯到朱棣的就把它全部烧掉。







在当时他还对臣子们说,估计这些信中你们都有份儿!一众官员们都不敢抬头说话,唯独官至四品的李贯往前一站,躬身答道:“自建文以来,臣实未尝有也。”这下李贯可露脸了,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自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来,他们其他人都写过您的坏话,只有我确实没写过。李贯本来是暗自庆幸,你看我当年就留着后手,还留对了。可没想到,他说完这个之后,朱棣不仅没有开心,反而对他特别不满,他说你们既然享用了建文帝的俸禄,自然要为他考虑,当国家危难的时候不发一言,怎么可以这样子!我对于忠心于建文的人并没有恶意,只是你们以后跟随我,自然就要向我尽忠。

史载:“尔以独无为贤耶!食其禄,则思任其事。当国危之际,近侍独无一言,可乎?朕非恶乎尽心于建文者,但恶导诱建文,坏祖宗法,乱政经耳!尔等前日事彼,则忠于彼,今日事朕,则忠于朕,不必曲自隐蔽也”

文武群臣都看着朱棣痛斥李贯,李贯臊得都没人样了,而朱棣凭借此举也收揽了大批人心。

可以说,他的这一举动绝对是非常高明的。在当时真正效忠建文帝的臣子其实都已经被他杀死了,剩下的官员要么已经投降于他,要么是一些小官吏,如果朱棣选择清算的话,可能整个朝堂会再次迎来震荡,所以他选择把这些密奏烧掉,也让这些臣子们安心了。

而朱棣在位期间,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迁都北京。军事上,五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曾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第河、库页岛等地,捍卫了领土的完整。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在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在文化上,修《永乐大典》。

发布人:4ac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2023-10-04浏览:311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