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mast cell)为一种粒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人体内的肥大细胞在全身各处沿神经、血管附近分布,尤其多见于结缔组织和粘膜中。它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人肥大细胞株LAD 2的体外建立,对细胞增殖、受体表达、介质释放/抑制、细胞信号等方向的研究以及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探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ExPASy)
LAD 2目前在Cellosaurus中未被收录STR数据,但根据鉴达对该细胞株的STR鉴定情况来看,LAD 2在国内已经出现被其他细胞污染的状况。
①来源
LAD 2细胞株来源于一位44岁的肥大细胞增多症男性患者的骨髓,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性疾病实验室(Laboratory of Allergic Diseases)Arnold S. Kirshenbaum等人于2003年建株:对骨髓穿刺获取的单核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肥大细胞被分离出来并被转移至含有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hSCF)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设置5个separate cultures,分别标记为LAD1-5,LAD 2的名称便来源于此。
Arnold S. Kirshenbaum等人从表型、核型及过敏介质等方面证实LAD 2细胞株几乎包含完整的人原代培养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征。LAD 2在含有rhSCF的培养基中的倍增时间大约为14天。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8-15um;透射电镜下细胞核周围聚集大量大小不等颗粒。核型分型显示LAD 2的核型为48, XXY, +1, +5, −16。
(图片来源:杨永强等., 2014)
② LAD 2被污染
Arnold S. Kirshenbaum等人在2014年曾报道:自LAD 2建株到2013年12月,该细胞株已经在30多个国家被使用;2005年至2013年,有84篇发表的论文涉及使用LAD 2。而在2010年之前,各主流期刊还未普遍要求提供细胞株STR鉴定报告(2010年,IJC最先要求投稿时必提供细胞株STR身份鉴定报告),因此从LAD 2建株到2013年的十年间,LAD 2存在被污染的可能。之所以提出这种疑虑,是因为从鉴达对LAD 2的STR鉴定情况来看,国内的LAD 2已经出现被污染的状况。
截止目前,鉴达受理LAD 2细胞株鉴定共计25株。由于Cellosaurus还未收录该细胞株STR数据,因此若为真正LAD 2,实验数据与数据库检索比对后,理应得出无匹配结果。而我们在与ExPASy、DSMZ等数据库比对确认后,这25株LAD 2的鉴定结果显示为:8株为K562,5株为EOL-1,4株为NALM-6,4株为THP-1。这就说明,国内的LAD 2确实已经受到污染。
(图片来源:鉴达的LAD 2鉴定结果统计)
从检测时间来看,我们最早受理的一株LAD 2是在2018年6月,其鉴定结果为THP-1;最近受理的一株LAD 2则在今年的8月,其鉴定结果为K562。4年间,鉴达总共检测的25株LAD 2均是其他细胞。国内的LAD 2是否全部被污染,目前无法确定,但上述鉴达的相关鉴定结果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stem cell factor responsive human mast cell lines LAD 1 and 2 established from a patient with mast cell sarcoma/leukemia; activation following aggregation of FcεRI or FcγRI. Leuk Res. 2003 Aug;27(8):677-82
2. A ten-yea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use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D 2 human mast cell line.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14;164(4):265-70
3.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Human LAD1 Mast Cells with Human LAD2 Mast Cell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FEBRUARY 01, 2019
4. 肥大细胞系LAD2的培养及肥人细胞脱颗粒模型的建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Jan 2014, Vol.28,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