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生存中的自卑与歧视——一本另类的悬疑小说东野圭吾《信》
2025-01-14 19:25  浏览:151  搜索引擎搜索“米优农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米优农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作为一个油腻男,看着这本书竟然看流泪了,也真是惊了自己。我邻座的一个刚上飞机就刷视频的让我鄙视的糟老头,不住的偷偷瞄我,估计心里猜我不知道遇上什么倒霉事。

我平时很少读小说,一般会读一些自以为比较实用的东西。在飞机和火车上,有时候会找点轻松的小说来读。这次从Kindle 里随意找了这本书,一个多小时的飞行,竟然快读完了。也许上了点年纪,经历的事儿多点,看得书和剧也多点,能够对一些比较痛苦悲情的事儿感受的透彻一些,比较有那种共情吧。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平时多看一些描写痛苦和苦难的书、电影,多感受一些悲情的事那,我一会再说,先说说这本书吧。

《信》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长篇小说与日本每日新闻版连载,並在2003年出版单行本。

《信》这本小说的主线不在於找出兇手或动机,犯罪的过程,更是在书的一开始便明白完整的呈现出来本书的主线正在描写主人公在哥哥犯罪之后的生活经历和在收到哥哥来信之后的心境变化。2006年拍成电影在日本上映。

2003年 第129回 「直木三十五獎」 候補;2004年 「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 第56名。说实话这样一本小说,当年排56名,看来日本每年出产推理小说的质量数量确实可观。下面粘一个简介:

故事簡介

武島剛志為了讓高中三年級的弟弟直貴能夠安心上大學,侵入緒方家進行竊盜,卻失手殺死了家宅的主人。之後剛志入監服刑,因此直貴被他人貼上「強盜殺人犯之弟」的標籤,處處受到歧視。在獄中的剛志每個月固定給直貴寫一封信關懷弟弟,然而直貴在就業上、戀愛上亦或追求夢想,最終都因「強盜殺人犯之弟」的標籤而破滅,直貴對於「信」的心情也越來越複雜。在獲得啟發後,終於作出了人生的選擇……

说实话,这个简介有点剧透,我把最后几句删了。

东野圭吾是我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我对他的喜爱超过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当然,我最喜欢的小说类型就是推理小说。

我觉得,东野作为一位推理小说作家,首先是多产,而且,每部质量都过硬。他的作品推理悬疑的过程异常抓人,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他主要的特点是这推理解疑的过程中,同时来挖掘作案者的人性。

在他的大多数的作品当中,随着案件破案的过程,在推理过程的推进,悬疑谜底的逐渐展开的同时,在向读者不断地发掘和展示出更深层的事实和原委的同时,他也像我们在不断地展示发掘出当事人,包括作案者,受害者甚至破案者内心当中隐藏的越来越深层的人性和心灵当中秘密,有人本性的良知和善,甚至还有恶和丑。在我们被他铺垫的各种迷惑和悬疑诱惑着逐步深入到迷阵的深处之后,又让他领着我们从迷阵当中一点一点的看见光亮,走出这个迷阵,在我们逐渐走出这个迷阵的时候,感到眼前越来越明亮,开始看见案件的真实的事实,各种证明案件本来面目的证据的同时,更让我们震撼的是,我们同时又看到了那些,我们自己内心也有着同样的默契和同样的内容的和同样的本质的,那些人性当中的善与恶,美和丑,甚至还有为了善去做恶,为了行善却导致了恶果,等等我们生存当中最深层的困惑和迷茫。

这篇小说里的故事也是这样的,其实东野圭吾他还有一个优势或者是长处,就是他写作的技巧越来越娴熟和巧妙,这本小说里技巧的特点,就是几乎每一章都是通过犯罪的哥哥从监狱中写给弟弟的一封信来开始,每一章都是通过一封信来展开本章的情节。手法还是非常巧妙的,让人读出来也非常自然,衔接也非常紧凑。

我是一个最不喜欢剧透的人,所以我就不通过引用书中的情节来发表感想。

其实故事整体要反复说的就是一个主题,就是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了一个标签,一个不好的标签,比如说哥哥杀了人,他可能一辈子都要因为这个标签而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歧视,其实这本书也是在写弟弟为躲避、反抗、逃避这些歧视所做的各种的尝试,而且各种尝试都将以失败告终。甚至这个标签会同时带给你身边的其他亲人、你的孩子等等,你最亲近的人都会因为你身上的这个标签而受到各种的歧视,这种歧视有恶意的,还可能是善意,还可能是无意,只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仅仅是让自己远离一些不好不吉利的东西,而这些甚至是看来很自然,对他们自己来说很自然,很细微的行为和举动,但带给弟弟心灵的感受都是有冲击性。针对这些启示我们无论是逃避还是勇敢的面对,无论是恐惧还是蔑视,最终的结果,都是以自己的灰头涂脸,各种惨败而告终。本书的结局到底是怎样,我再说一遍,我真的不剧透,答案就在书里面。

对这本书的感受,我觉得故事当中从头到尾叙述的各种歧视,给弟弟、以及弟弟的家庭孩子造成的困难和伤害,这样一些外在的影响和伤害之外,可能是书里边还有没有明说的,更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实际上我们如果,或者就是故事中的弟弟,如何看待他自己的这种身份、这个标签。其实从书里,我们还感受到,在出了哥哥杀人这样一个毁灭性的事件之后,那个最早给自己贴上标签的,其实就是弟弟自己,而且他也恐怕终身也很难从自己的心灵上,给自己完全的摘下这个标签。他因为自己给自己有了这样一个标签之后,他首先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自卑感,他在和每一个人相处的时候,包括同事、老板、女朋友,朋友等等,他首先要考虑我这样一个人,有这样一个不好的杀人的哥哥的人,怎么去和别人相处?我如何?如果和他们相处,会不会给他们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会不会因此伤害了别人,我应该去怎么和人相处呢?是我和一个人刚认识的时候,先把我有一个杀了人的哥哥这样的身份告诉对方,再和他交往?还是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假装成一个正常人,我没有这样一个杀人的哥哥,通过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来和对方交往。也许这一个自己给自己贴标签的自卑心理,也是给自己造成伤害的另一个同样主要的原因,也是一个恐怕终身也难以摆脱的负荷。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是我们亲人的原因,或者就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身上有了这样一个标签,我们以后该怎样去生存,该怎样的和周围的人相处,该怎样的摆脱这样一种自卑和歧视,挣脱这样一个歧视的枷锁,来更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去好好的平静的生活,我觉得这应该就是东野这本书给我们最深刻的思考。答案是什么呢?我不剧透,答案在书里又不在书里。他会不会像一些考卷中的试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是仔细想来,我的这个比喻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比如说一个理科的考题应该都是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的,但是你可以有不同的解题的方法。而这个问题首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第二确实会有不同的解题的方法,就像书中的弟弟,他确实尝试了不同的解题的方法,包括书中叙述的种种,包括书中最后那一个方法,但是我理解真的是没有标准答案,也许答案东野也没有找到。

最后回来说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多看一些那些比较悲情或者苦难的小说或者纪实的、历史的文学呢?对这些悲情苦难,体现这些内容的书小说或者纪实的东西,我们是应该远离呢?还是我们看了以后,会有一种接近与切身的感受,会让自己哪怕有一部分的感受,甚至浅浅的知道那样一种痛苦,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一种解压,还是一种反向的释放,最后成为一种暗自的庆幸。我自己的认识,就是觉得这似乎会是一种变相的丰富思想的经历,就是有一些经历是我们必须亲身要感受的,是有些人他就是本身他有各种的际遇,时代的变幻,社会的动荡,他必须去亲身经历的一些痛苦和磨难,但是他亲身经历了这些东西以后呢,他那种感受和感悟,是其他没有经历的人不能完全理解的。这是单纯通过读书和听讲来说是无法代替的,但是通过这种读书和听讲,也能让我们部分的感知这种痛苦和磨难,甚至是浅浅的知道他。那么这种感受、感知和知道,其实也一定程度的丰富了我们的思想,丰富了我们的感受,也让我们一定程度的增强了对抗这种痛苦和磨难的能力,是这样吗?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发布人:66e5****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