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湖北新春第一会指出,要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锚定目标、实干攻坚,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即日起,湖北日报开设“美丽湖北大家谈”栏目,聚焦市州生态环境部门“美丽建设”目标和最新成果。
记者:作为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武汉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朝辉:近年来,武汉市生态环境系统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典范。
武汉入选第二批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试点区域再生水利用率达47%;获批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加快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武汉样板”;有力推进国家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建成三维噪声地图平台。
经过不懈努力,2024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位列第15位,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3%、12.1%;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100%,劣V类湖泊连续4年保持“清零”,是近年来最好水平。
记者: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加速之年,武汉设立了哪些目标?
张朝辉:武汉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力争PM2.5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记者:为实现这些目标,武汉采取了哪些特色举措?
张朝辉: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质升级,武汉市采取了创新举措——
累计打造36家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创新“以碳代偿”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修复模式;提档升级“武汉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形成七大应用场景;创新推出“环保医生”线上平台,结合AI技术为企业提供“诊疗”服务。
为持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武汉谋划实施500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绿岛”模式,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及固废、新污染物治理。
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武汉将依托“中碳登”,拓展碳普惠场景;强化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环评服务保障,积极推广EOD模式(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支持和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武汉生态环境系统将推动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与中部地区崛起的新征程中,彰显武汉作为、贡献武汉力量。
来源 | 湖北生态环境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