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
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这场战争
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我国始终保持
对毒品违法犯罪的
严打高压态势
但在一些阴暗的角落里
毒品仍可能存在于
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狡猾的毒贩以我们生活中
随处可见的东西为载体
“研发”出各种伪装
而你
能准确识别它们吗?
01
这些经过伪装后的
新型毒品零食饮料
你都接触过吗?
除了这些
还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含依托咪酯成分电子烟:依托咪酯俗称“烟粉”,长期吸食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成瘾且戒断症状严重,包括焦虑、失眠、肌肉疼痛、抽搐等症状;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含毒品成分的“邮票”: 所含主要毒品成分有麦角二乙胺(LSD)或苯乙胺类物质等。麦角二乙胺(LSD)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气味,极易被人体吸收,致幻性强,持续时间长,容易成瘾。苯乙胺类物质具有兴奋能力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过量吸食会导致严重后果。
这些新型毒品伪装
越来越具欺骗性
“吃货”朋友们一定要多观察
陌生人给的东西谨慎识别
不随意乱收乱拿乱碰!
02
身材焦虑
也让制毒者有了可乘之机
市面上各类“减肥药”
声称不运动不节食
“躺着都能瘦”
你有买过吗?
这些药没有生产厂家、生产地址、成分说明,更没有使用说明。它们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用透明塑料袋分装成小包。
某些商家以“不用节食、不含任何违规成分、月瘦30斤不是梦”为卖点,销售含芬特明、地西泮、咖啡因、麻黄碱等成分的“减肥药”,这些精神药品能抑制食欲、加速各类激素生成,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且易导致抑郁、焦虑、失眠、肝脏肾脏损伤等。
知识科普
(一)芬特明-第二类精神药品
拟交感神经药物、中枢性药物,可以抑制突触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产生抑制食欲的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为失眠、口干、便秘、感觉异常、眩晕和味觉异常。
(二)地西泮-第二类精神药品
别名安定,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具有稳定情绪、减少焦虑紧张状态、改善睡眠等作用,但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等副作用。
(三)咖啡因-第二类精神药品
又名三甲基黄瞟吟、咖啡碱、茶毒、甲基可可碱等。长期大量服用,可产生耐受性,有成瘾性。
(四)麻黄碱-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又名麻黄素,是从植物麻黄草中提取的生物碱,也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得。麻黄碱可加快新陈代谢,使人长时间亢奋,降低饥饿感,有成瘾性和戒断反应,长期食用者会出现头痛、心悸、失眠等问题,对人体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很多人对减肥急于求成
轻信市面上宣传
躺着就能瘦的“特效减肥药”
但最终却误食上瘾
害了自己
警方提醒
美丽与胖瘦无关
借助药物减肥只能保持短暂效果
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想要保持健康苗条的身材
坚持运动 健康饮食才是最佳选择!
别让“减肥”变成“减寿”
03
毒品“聪明药”
声称能够
“提升记忆力、改善学习成绩”
“轻松考出好成绩”
所谓“聪明药”,并不是特指某种药物,而是由几种精神类药物混合在一起而形成,主要包括利他林、莫达非尼、阿德拉。
这些药本是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嗜睡症的处方药,对病人来说,它是药,对于正常人,它就是毒。它们具有高成瘾、耐受和副作用强的特性。一旦成瘾可能会让孩子永远迷失在黑暗之中。
知识科普
(一)利他林——哌醋甲酯
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在我国,哌醋甲酯属于受到严格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
哌醋甲酯与可卡因在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其效力低于可卡因,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潜在的危害性。长期滥用可导致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引起明显的药物耐受和心理依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
(二)莫达非尼
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在我国,莫达非尼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它可以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觉醒时间,主要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三)阿德拉——右苯丙胺
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ADHD)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辅助用药。在我国,右苯丙胺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
值得警惕的是,如果在苯丙胺上再合成一个化学结构,就会成为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属于毒品。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还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面对压力
应该依靠科学方法
切勿相信一切“捷径”
或许看到这里
你会觉得毒品类型已经很多了
但其实
新型毒品远不止这些
禁毒之路
我们任重道远
可不论它们形式如何
类型怎样
都离不开共同的特点
①非常容易上瘾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可逆的损伤
③长期食用会导致器官衰竭
因此
遇到它们务必远离
一定不要尝试
保护他人
保护我们自己
不要让毒品
摧毁自己与家庭
图片来源:昆明市禁毒教育基地
愿你未来的路
健康无毒 一路生花
【来源:云南警方】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