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将加快工业软件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今年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AI调度员、巡检员已经上岗,AI“大脑和小脑”已经开始协同办公。
在浙江杭州,受到连日高温的影响,8月26日全社会用电负荷攀升至2276.3万千瓦。原本电话此起彼伏的繁忙调度大厅现在却安静有序。
调度员:“你好,光擎,帮忙分析一下当前实时用电负荷情况。”
这个被称为“光擎”的AI调度员,能够实时处理杭州电网全量数据。接到指令后,AI调度员在3秒内就完成了全市电力负荷分析,实现调度的优化。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 廖培:“杭州迎峰度夏期间这个负荷比平时的负荷基本上翻了一倍,对我(电网)的调节能力的需求是成倍增加了,处理10万级的调度对象和百万级的数据,是人短时间内没办法做到的,所以一定要通过AI来实行(调度)。”
AI调度员上岗以来,杭州电网调度效率提升三倍以上,均衡负荷395万千瓦,电网供电能力提升18.5%。
AI技术也在保障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在国家电网杭州人工智能创新实训基地,工作人员正通过AR虚实联合调试平台对人形机器人、机器狗、无人车等进行教学与调教,实现“大脑”与“小脑”协同,认识并操作开关、电缆、仪表等电力设备。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研发部主任 黄迪:“它的一些基本按钮的功能,可以从我们电力的各个不同的电压等级延伸到能源行业,甚至延伸到所有的机械工业行业,涉及电控操作整个的开关模式。”
目前,实训基地的一体巡检机器人巡视半径已经达到10公里,人形机器人已经能自主完成电力开关柜倒闸等操作,未来将应用在杭州488座变电站、9800多公里输电线路和12000多座配电房的巡检工作中。
浙江大有实业杭州科技分公司负责人 郑伟彦:“即将爆发,机器人正在做最后的储备,包括我们的‘大脑’和‘小脑’正在储备,马上可以投入实战(上岗)这样的阶段。可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内,我们可以把试点的示范工作做起来。”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