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疾控提醒:近期这些疾病风险可能增加,相关人群注意健康防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3 14:21:32   浏览次数:1  发布人:5561****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7月11日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 席晶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疾控局新闻发布会。按照惯例,首先我向大家通报近期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和健康提示。暑期人员流动增加,高温多雨,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预计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风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7月11日围绕“健康度夏 科学应对夏季高发传染病与高温等健康风险”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国家疾控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 席晶晶: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疾控局新闻发布会。

    按照惯例,首先我向大家通报近期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和健康提示。

    暑期人员流动增加,高温多雨,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预计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风险将会增加。

    一是随着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发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本土疫情的风险逐步上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在局部地区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

    二是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病等肠道传染病,当前正处于高发季节,需要给予关注。

    三是呼吸道传染病处于较低流行水平,新冠疫情将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在此,也提醒大家,暑期高温天气频繁出现,老人、孕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密切关注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信息,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暑降温,户外作业人员更要注意防护。同时,暑期也是旅游出行高峰,建议大家在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健康风险提示,旅途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近期,全国多地逐步进入主汛期,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灾区居民要做好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及安全。

    提问:近期,我国中东部多地持续出现“桑拿天”,在户外活动时容易发生高温中暑现象。请问我们应当如何避免“中招”呢?哪些人群要特别注意?如何识别和急救热射病患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 潘力军:

    高温天气最为闷热,经常出现“桑拿天”,在户外活动时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温中暑。高温中暑是一种危及各年龄段的病种,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和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是高温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在高温天气户外活动时,如何预防中暑呢?

    一是要学会避高温。高温是高温中暑的必要条件。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12点到14点进行户外活动。

    二是要学会强自身。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三是要学会自我防护。户外活动前,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撑伞戴帽,不打赤膊,不穿不利于散热的衣物。户外活动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是剧烈运动,每小时建议喝500毫升~1000毫升温水,按每杯水250毫升计算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喝2~4杯。不要饮用含酒精或者大量糖分的饮料,也不要喝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消化道不适。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冰袋、湿毛巾重点敷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降温,同时小口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比如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如果体温飙升超过40摄氏度,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者嗜睡、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致命的热射病,身边陪同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健康科普

    来源:国家疾控局

    编辑:杨紫萱、张林林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5561****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