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往往误以为所缺的仅仅是输入,实则不然,真正缺失的可能是对信息的有效加工。人处理信息有输入、加工、输出三个关键环节,然而众多人仅仅着眼于输入与输出,将中间至关重要的加工环节抛诸脑后。正因如此,他们常常陷入 “我解不出答案,是因我掌握信息不足” 的误区。实际上,所掌握信息或许已然充足,只是运用的方法与思路有误,才致使无法充分挖掘信息价值以获取理想结果。
通常而言,我们可借助 “使用简洁句子表达想法” 的方式加以锤炼,例如 “①这段内容表达了 123;②我对这段内容的看法是 456;③若让我复述,我会用 789 的方式复述”。而在话题收尾方面,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总分总结构可供参考。于发言之前,预先构思好议题与结论:首先,清晰地阐述议题,并表明自己在该议题中所形成的结论与见解;其次,详尽阐释得出这些结论与看法的依据和缘由;最后,对结论予以总结概括,强化听众印象。
此外,还有即兴发言这一情形。未经专门训练之人,其即兴发言极易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即 “即兴发了言,可发言结束之际,自身却茫然不知话语主旨、行为目的,不过是一时冲动而脱口而出”。倘若自身即兴发言易现此类状况,那么不妨尽量避免即兴发言,或减少其频率。当脑海中闪现即兴发言的念头时,不妨先冷静思考几个关键问题:我欲即兴发言,究竟是源于何种冲动?此冲动于当下场合是否具备合理性与价值?我即兴而发的内容,能否给予他人充足的启迪,且不会让他人感觉突兀或失当?若经思考得出 “尽管是即兴发言,但所讲内容必定对在座各位有益,故而值得一说” 的结论,那么便可畅所欲言。即便结尾略显生硬、粗糙,鉴于发言内容具有价值与启发性,他人亦不会过分苛责结尾的瑕疵。反之,若结论是 “虽是即兴发言,可所讲内容近乎自我消遣,他人恐难感兴趣,因而不适宜在此表述”,那么最好还是三缄其口,以免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