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米优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广东:医共体让县域更添安全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2 11:37:25   浏览次数:1  发布人:924a****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广东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稳健,已覆盖粤东、粤西、粤北65个县(市、区),惠及约5000万人口。截至2024年底,该省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县域医共体占比达98.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8%,县域内住院率稳定在85%左右。这意味着,“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在广东基本实现。近日,记者走访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清远市连州市等地。交谈中,当地县域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纷纷表示,医共

    广东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稳健,已覆盖粤东、粤西、粤北65个县(市、区),惠及约5000万人口。截至2024年底,该省达到紧密型标准的县域医共体占比达98.4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达68%,县域内住院率稳定在85%左右。这意味着,“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在广东基本实现。

    近日,记者走访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清远市连州市等地。交谈中,当地县域居民和基层医务人员纷纷表示,医共体建设改变了大家的工作与生活,让县域更添安全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卸下顾虑

    医患间多了双向奔赴的信心

    7月初的曲江连日阴雨,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里仍不时有患者进进出出。一早,70岁的吴大叔因面部逐渐增大的肿物前来就诊,经检查确诊为皮脂腺囊肿。得知可以手术切除时,他主动询问曲江区人民医院的外科专家杨朝东是否在院,希望请其联合主刀。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吴大叔于当天上午顺利接受了手术。

    “这类手术难度不大,卫生院的外科医生完全能胜任。但患者知道专家在,总希望专家能一起参与手术,这样他们更安心。”杨朝东表示,作为下沉专家,他理解基层患者的期待。专家既要帮助提升基层的技术水平,也有责任引导患者建立起对基层医疗的信心。自曲江区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区人民医院已陆续向大塘镇中心卫生院派驻多名专家。过去,卫生院无法开展二级以上手术,现在已能完成胆囊切除术、股骨置换术等手术。

    “患者愿意找我们看病了,医生们也敢接诊、愿接诊了,这样的转变不容易。”聊起卫生院的变化,大塘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干昌很感慨。过去,不只是老百姓对卫生院不信任,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普遍“谨慎”,不愿意和患者主动交流,怕被患者问住,或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医患双方都缺少安全感,根本原因还是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黄干昌坦言。

    有专家带教,卫生院也持续派员外出进修,区里又为卫生院配备了CT等新设备,软硬件水平都在提升,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医务人员的士气不断高涨。近3年,大塘镇中心卫生院的年门诊量从3万多人次攀升至7万多人次,年住院量从700多人次增长到1600多人次。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处长张发滨介绍,该省近年来借助县域医共体建设,着力促进县级医院向基层实现人员、服务、技术、管理“四个下沉”。通过在各乡镇分院设立联合门诊与联合病房、选派县级人员到基层分院挂职等方式,该省已实现乡镇卫生院派驻人员全覆盖。比如,在曲江区,区级医院2024年累计下派31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驻点基层分院开展帮扶,“一院一策”提升基层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基层门急诊量和住院量同比增长18.24%和28.71%。同时,广东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中心镇卫生院能力建设,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改造建设普通乡镇卫生院,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基础能力。

    轻装上阵

    基层机构再焕干事创业活力

    连州市连州镇中心卫生院周边居住人口密集。当前,卫生院不仅科室设置齐全,还开展了血透、口腔、中医康复等多项特色服务,日常服务量很大。连州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梁水英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帮她和卫生院卸下了不少重担,卫生院得以轻装前行。

    连州市在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上积极探索,调配30个编制,成立医共体运营管理机构——连州市医疗总院,几个相关部门相继下放权限给总院。总院设置党委、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7个内设机构,全面负责医共体建设运营管理。

    梁水英说,过去,卫生院的财务人员大多不够专业,不少是护士或药剂师转岗而来,再加上院长们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好几家卫生院都因管理不善而负债运行。现在,总院的统一规范管理,不仅帮卫生院排除了不少财务隐患,还规范了支出流程。多家卫生院的债务在减少,基层财务工作愈发规范。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连州镇中心卫生院的检验室大门紧闭,空无一人。连州市医疗总院副院长吴春松介绍,连州市医共体在2022年建成统一的医学检验中心。过去,部分卫生院设备不全、试剂不统一、检验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不同机构检验结果有时存在差异。医学检验中心建成后,设备和人员均由检验中心统筹管理,试剂统一供应,检验标准保持一致。这一举措推动实现了连州市县域内医学检验结果互认,有效避免了患者重复检查。

    “随着医共体对卫生院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我们的医疗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梁水英表示,如今,卫生院已从亏损转为有结余,且结余逐年递增。医疗服务性收入呈上升趋势,2024年占比超30%,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

    近两年,广东省加快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出台省级实施方案,推动全省县域医共体建立和完善药品目录统一、药学服务同质、处方流转便捷、供应保障有力的中心药房工作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医共体中心药房的县(市、区)达70.77%,乡村居民用药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张发滨说。

    广东省多地已建成县域医共体审方系统。在曲江区,药品采购实行统一管理,卫生院的用药需求统一上报后,由总医院集中采购。若基层遇到药品急用但储备不足的情况,只需在线上借药平台登记备案,中心药房便会直接配送。中心药房建成后,基层用药目录大幅扩充,西药从原来的100多种增加至现在的三四百种。

    当地基层医务人员介绍,小型或偏远卫生院过去因用药量小、距离远,药品供应方合作积极性低,常出现药品配送不到位的情况。如今依托医共体的规模优势,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资源整合

    县域医疗良性发展的底气倍增

    至今,曲江区卫生健康局局长伍绍文对2018年的一个场景既无奈又难忘。那年,区卫生健康局为罗坑镇卫生院招到两个年轻人,伍绍文特意送他们到卫生院,盼着这两个年轻人能扎下根来。没想到,两个年轻人刚下车,瞅见卫生院很小,离城区还远,扭头便离开了。“自打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行人才‘县招县管镇用’模式后,这样的事儿再没发生过。”伍绍文释然地说。

    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深化推进县域医共体唯一法定代表人制度和人、财、物统一管理。指导各县加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允许县域医共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人员统筹使用。曲江区在医共体内实行编制、岗位一体化改革,由医共体总院统一招聘、管理、调配医疗卫生人才,并向偏远地区、一线岗位适当倾斜。

    “伍局长,告诉您个好消息!又来了一位高水平的中医康复医师!”采访当天,马坝镇卫生院院长尹方远远瞧见伍绍文,便兴冲冲地说道。尹方回忆,在实行医共体内人才一体化管理前,马坝镇卫生院曾长期陷入“招人难”的困境。编制岗位空置却无法灵活使用,中高级职称岗位紧缺难以吸引人才,再加上待遇缺乏竞争力,导致卫生院始终面临人才短缺的难题,进而制约了卫生院发展。

    转机出现在医共体内人才一体化管理实施后。曲江区编办等部门将用人权下放到县域医共体,由医共体总院“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在此机制下,马坝镇卫生院迅速补充了中医、康复等专业的39位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伍绍文介绍,改革以来,医共体内区级医院和基层分院之间人才流动86人,基层分院编制总体使用率从62%提高到88%。

    韶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时任曲江区委书记的罗海俊认为,医共体的核心要义是统筹整合人、财、物。这类涉及人员调动、资源调配的工作,必须由“一把手”亲自抓,亮明态度、拿出决心,推动将资源攥成拳头,由牵头医院带动基层服务水平提升,最终让老百姓得利。

    随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省全面推动县域医共体内部资源共享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在省级政策指引下,惠州市龙门县在保持原有法人资格的基础上,将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统一规划建设为龙门县总医院,减少重复设置科室24个、减少重复购置医疗设备120种;连州市则创新性地推行CT等大型医用检查设备共建共享共用,推动实现先进设备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利用。

    连州镇中心卫生院没有配备CT。梁水英回忆,没有成立医共体时,如果有需要做CT的患者,卫生院会推荐其转至清远市或广州市的医院。“过去,我们很少往县级医院转患者,毕竟那时我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梁水英坦诚而幽默地说。而现在需要用到CT设备时,患者只需要在卫生院开单,便可以到县级医院做CT,还能享受基层的收费和报销政策。“这样一来,我们不用买设备、养人员,基本没成本,患者也不会为了检查而‘流失’。”梁水英说。

    “现在我们成了一家人,遇到需要转诊的患者,都是优先转到医共体内的医院。2024年,我们向连州市人民医院转去了200多位患者。”梁水英说。

    据了解,2024年,连州市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2.2%,排名全省第三;连州市人民医院三级、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5.85%,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文:健康报记者 高艳坤 特约记者 饶宇辉 谭琳玲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924a****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pifa.naod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