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战地标,重温峥嵘岁月
它们是烽火岁月里的沉默见证者,是镌刻着民族伤痕与不屈的立体史书。从卢沟桥上的石狮凝视,到台儿庄的残垣低语;从凯旋路上的轰轰炮火,到滇缅公路的辙痕深印——每一处抗战地标,都封存着枪林弹雨的记忆,跳动着救亡图存的脉搏。
循着这些凝固的坐标,我们触摸历史的温度,听见一个民族在危亡时刻发出的最坚韧的呐喊。
百团大战纪念碑——
刺刀造型下,永不磨灭的誓言
山西阳泉市狮脑山巅
一座气势恢宏的
百团大战纪念碑傲然挺立
刺刀造型
直插天宇
碑上“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
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图源:新华网
1940年
华北大地烽烟四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此
打响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用105个团的兵力撕碎日军“囚笼政策”
这场战役的焦点在于正太铁路——
日军掠夺华北资源的“生命线”
八路军与阳泉矿工、农民
并肩作战
铁锤砸轨、枕木焚毁
一夜之间令200公里铁路瘫痪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上图: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起“百团大战”,129师官兵参战;下图:这是在山西狮脑山血战中的我军机枪阵地
图源:新华社
暴雨中分不清汗水雨水,
只听见“叮叮当当”的毁轨声震彻山谷!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源:央视新闻
距主战场半小时车程的南沟村
至今传颂着抗日名将范子侠的壮烈事迹
在毒气弥漫的草帽山攻坚战中
他高喊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
我停止,你们推动我;
我后退,你们枪毙我。”
最终他以34岁的生命践行誓言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源:新华网
当夕阳为刺刀纪念碑镀上金边
山风掠过八路军潜伏过的草丛
仿佛仍在传唱当年的冲锋号角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民众为百团大战胜利归来的英雄戴光荣花
图源:新华社
这座丰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
更是精神的坐标——
它告诉我们:
一个民族的脊梁
在血火淬炼中愈发坚韧
一片土地的灵魂
在记忆传承中永远年轻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图源:新华网客户端
“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综合整理自新华网、央视新闻、中国军网、共产党员网、抗日战争纪念网等
新媒体编辑:常畅 许欣悦(实习)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