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小栩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清晨刷到一篇美文,摘录分享:
人是如何慢慢废掉的?
网上有句话说得很贴切:
“假装式努力,习惯性躺平,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一个人逐渐废掉的本质,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散漫,放任自己做消耗性的事情。
可如果总是习惯慢走,就会逐渐失去奔跑的能力,不再进步。
当你发现自己出现以下几种迹象,就要赶紧做出改变了。
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每天睁开眼,就知道一天要做的事,安于当前的状态,惧怕做出任何改变。
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人变得愈发懒散消沉。
心理学家把应对外界的心理变化分为三个圈层:
最里面的圈层叫舒适区,向外扩展一层是成长区,最外的圈层称为恐惧区。
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是由于避开了“学习区”,从“舒适圈”直接跳到了“恐惧区”。
其实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在成长区接受适度挑战和锻炼,反而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不同的选择,给予你不同的生活轨迹。
走出舒适区,逼自己去做那些原本畏惧的事情,才能成长蜕变。
作家石康说:“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
大脑“用进废退”,如果不学习,再优秀的人也会丧失竞争力。
犹太被誉为“最聪明的民族”,每人每年平均要读64本书。
他们认为,即使学了20年的东西,不经常复习使用,也能在两年内忘掉。
现如今,机器人已经开始送餐,并参与工农业生产;AI绘图高效逼真,AI模特比实拍更加完美。
任何系统不更新换代,都会走下坡路。
有句话说得好:“在21世纪,真正的文盲并不是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而是不懂得习得、抛弃、再习得工作技能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和进取。
唯有学习,能让与时代保持同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永远有立足之地。
2021年一份纽约时报指出:
现代人一天接受的信息等于古人一年接受的信息量。
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
很多人历史经济有所涉猎,网络段子张口就来,娱乐八卦如数家珍。
可总是接受低密度信息,对知识的敏感度不断降低,就会无法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读一本晦涩的书,看几页就头脑发胀;对一个浅显的问题,思考片刻就妥协。
长此以往,人的情绪颗粒度变大,语言扁平化,思维变成一盘散沙,大脑不堪重负。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条件相当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长达25年的追踪调查。
发现有着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职业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乎都成了行业佼佼者。
一个人的上限,并非由努力程度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习方法和目标定位。
运用 smart 法则,聚焦清晰可度量的目标。
去做长期主义的正确努力,才能进入持续向上的正循环。
现状不如意,抱怨自己运气太差;
跟别人闹矛盾,抱怨对方不讲道理。
结果,不知不觉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总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忽视自身的问题,放弃主观能动性。
负能量越积越多,就会陷入悲观消极的恶性循环中。
就像有句话说的:“抱怨,始于愚蠢,终于懊悔。”
心态不同,人生的结果亦不同。
消极抱怨,是前进最大的障碍。
这种受害者思维,只会让弱者更弱,无力撑起幸福与未来。
古人云:“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世事喧嚣,每个人都可能在迷茫中迷失自我。
倘若放任自流,迟早会受到反噬。
人生要靠自己去雕琢,想要成为精品,就要下狠功夫,不断和人性作斗争。
时刻保持危机感,多一份内驱力,也让人生多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