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认为这句话有两解: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
按照这一讲解,便是“为仁由己”的意思。朱熹解释说:“书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夫子之言,盖出于此。……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意即做事贵在锲而不舍,积少成多;行百里者半九十,万不可功亏一篑。大体可以借用荀子的《劝学》篇进一步理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应该停止,我便停止。好比平地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应该前进,我便前进。”
依照这一讲解,便是“唯义与比”的意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简而言之,就是符合道义,那就是值得做的,正所谓当仁不让!
孔子在《论语・颜渊章》中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其意是:如果人们能够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这就是“仁”。一旦人人都能够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要求,天下也就可以实现“仁”了。由此看来,实现“仁”全靠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
孔子以“克己复礼”界定“仁”,包含了对人的内在精神的重视,对道德人格进行培育的要求。孔子曾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种“志”就是一种内在精神,它显示了人的信念、追求,也表现出人的自信。这种精神是需要培育的,也是可以培育的,因为它植根于个人的道德人格之中。同时,“克己复礼”“为仁由己”强调道德践履,也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尊重,突出人的地位、人的自觉和自为,把人对社会的责任、义务等要求联系起来,并把实现理想社会看作是人们应该勇于面对、追求和担当的责任与义务,甚至应该为此而献身。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子说:“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曾子的话的意思是:士子(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于天下作为自己的职责,难道还不重大吗?终生奋斗,到死方休,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论语》文句看,“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标准,是君子行事的基本规范。孔子对“义”是极其推崇的,认为君子行事,“义以为质”“义以为上”“义与之比”,而修炼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就是“徙义”。孟子论述得更加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有德之人不同于无德之人的地方并不是有德之人没有求生的欲望,而是有德之人对道德的欲望超越了对生命的欲望,做到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为“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生命的长短并不是决定生活质量的关键,真正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安身立命的境界。
朱熹说:“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义不仅被认为是君子的德性,也是所有人的德性。“义”的人格能够激起一种犹如宗教般的崇敬感,让人们对任何不义之事、对侵犯合法领域之事都有一种亵渎感。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是人们安稳的精神家园;义是人们正确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