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一重大决策,7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携手在京正式启动了“工业强国少年行--少年工匠学院”项目。中心副主任孙星、联盟中方理事会秘书长刘宇、中心工业遗产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杰等出席项目启动仪式。
该项目旨在响应国家工业人才培养战略,面向青少年群体,融合中心在工业文化研究推广的资源优势与联盟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领域的经验,探索创新工业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双方将重点围绕青少年工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标准建设、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元素融入以及人才梯队源头建设展开合作,通过引入德国先进理念、强化实践教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工业强国培养后备力量。
中心将发挥在工业文化研究、课程内容审核及评估标准制定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确保项目的标准性和引领性。联盟将重点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方面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下一步,项目计划于年内遴选首批试点城市及合作院校,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未来,随着“工业强国少年行--少年工匠学院”项目的逐步推进,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为我国工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