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必然结果。从科技社团发展到党领导下的科技群团,革命文化激励科技工作者形成求实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红色基因在科技事业得以培育及壮大。党领导的科技群团事业不断发展,革命时期所具有的鲜明红色基因,在建设、改革时期以及新时代也始终得以持续传承。
01
革命时期领导科技工作者创建科技群团
自诞生伊始,深受新文化、“五四运动”影响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就深刻认识到科技对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党的创建者们积极倡导“赛先生”,呼吁“科学家帮助无产者开发实业、振兴学术”。
抗战时期,延安吸引了包括高士其、陈康白、屈伯等杰出科技人才在内的4万余名知识分子。为团结动员科技力量服务根据地建设,党中央高瞻远瞩,于1940年2月在延安成立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并设立地矿、机电等十余个专业分会,旨在推动科研与教育、发展生产经济,使自然科学为抗战服务。研究会1941年8月召开首届年会,汇聚了300余位学者专家,确立了“争取抗战建国的最后胜利”和“完成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为总的奋斗目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延安中国农学会技术人员向边区人民介绍农业生产知识。图源:《延安革命史画卷》
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科技群团紧密围绕抗战建国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力辐射海内外,有力传播了党的主张;成功团结大批科技人才,催生了专业社团。科普活动革新边区思想,破除迷信,倡导科学;科技实践则为根据地军事、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些探索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规划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重要基石。
02
建设时期动员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
1949年,为团结科技工作者共商国是、建设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等团体共同筹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科代会)。1950年8月,科代会在京召开,决议成立两大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科联)负责统筹管理全国学会及学术活动;“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全国科普)则专注科学普及。这标志着党领导下全国性科技群团体系的诞生。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开幕时签名旗。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此后,全国科联与全国科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效卓著:全国科联整合学会资源,动员科技界投身建设、保卫和平并促进学术交流。全国科普响应《共同纲领》“普及科学知识”的号召,成为科普主力军,深入工农推广科技,加速成果转化。两组织在国家重大事务中积极作为,如:1950年联合抗议美方无理扣押钱学森等科学家,展现了科技界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抗美援朝期间组织七千余名医务工作者赴前线支援,用专业知识践行保家卫国的誓言。
1958年,为适应发展需求,全国科联与全国科普提议合并。党中央批准后,正式成立中国科协。明确其性质与方向,推动科协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科协成立后,立足全局,贯彻“双百”方针,充分调动科技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科协通过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在华举办研讨会以及加入国际组织等方式,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联系,展示新中国形象,以科技为桥梁打破西方外交封锁,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工作大局。1964年8月,中国科协在京成功举办首次大型国际学术盛会——“北京科学讨论会”,吸引亚非拉及大洋洲44国367位科学家参会,极大提升了中国科技界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03
改革时期发动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科技群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恢复工作,引导科技工作者投身经济主战场,展现了时代担当。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1980年中国科协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科协是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中,科协尤其具有重要的地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明确科协作为群众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此后,中国科协的地位不断提升:1991年恢复为全国政协组成单位,1995年明确由党中央书记处领导。自此以后,中央书记处每年都听取中国科协党组关于前一年度工作情况的汇报和本年度工作安排的请示,并作出指示,为科协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履行桥梁纽带职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服务科技工作者。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协带领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助力国家战略实施,在科技进步、科学普及和科技经济融合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04
新时代引领科技工作者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掌舵领航。中国科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科协领导的科技群团工作,加强了对中国科协的领导,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科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6年5月和2021年5月两次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都对中国科协寄予厚望,并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要求。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科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科协聚焦政治引领主责,扎实推动科技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科技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壮大科普、学术、智库主业,拓展“四服务”工作空间,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增强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接长手臂、扎根基层,畅通联系渠道,组织引领力持续加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强大科技力量。
05
结语: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纵观百年党史和科技史,科技群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并始终在党的指引下勇毅前行,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从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到建设时期的探索发展,再到改革时期的开拓创新,直至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科技群团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科技群团将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凝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科技智慧与力量。
作者:吕科伟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